内容预览:
淮安市楚州区文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寒假九年级
语文综合测试卷(一)
注意事项:
1.本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在我们的眼前,冬花在雪野中斑斓地开着,蜜蜂在花间嗡嗡地闹着,它们未被凛洌的寒风所吓倒。小手通红的孩子们在门前雪地里忙碌地塑雪罗汉,闲适的父亲也踱过来帮忙。雪罗汉用果核嵌眼,胭脂涂唇,目光灼灼,嘴唇通红,但是只一个晴天就化了,成了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这就是鲁迅心中富足的故乡,温暖的故乡,安意的故乡、春光无限的故乡。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斓 灼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2009年6月30日下午,光明中学初二级部在各班级举行了期末家校联谊活动。①据了解,初二级部33个班级近2000名左右学生家长,怀着喜悦的心情来校参加学期末联谊会。②家长们步履轻快,笑脸盈盈,为靓丽的校园增添了一道独特的画面。各班班主任分别从暑假作息时间、学生如何交友消费、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指导。③暑假闲暇生活指导,使每一位家长受益匪浅。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来自社科界的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有些电视台、电台的节目对大众造成误导或消极影响,形成视听污染,主要表现为:有些娱乐节目格调不高,以“奖品”、“金钱”招徕观众;有些节目主持人信口开河,甚至低级趣味,使观众产生厌恶感;科学型、知识型的主持人在各地传媒中均很少……
针对这种现象,请你拟一个醒目的标题,给相关部门写两条整改建议。
(1)标题: (2分)(不超过10个字)
(2)整改建议(4分):
4.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两题。)( 8分)
必答题:
① 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 。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僵卧孤村不自哀,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蒌蒿满地芦芽短,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⑥ ,白露未曦。 (蒹葭《诗经》)
选答题:
⑦焚膏油以继晷, 。 (韩愈《进学解》)
⑧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⑨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⑩五岭逶迤腾细浪, 。 (毛泽东《七律长征》)
二(6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着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 …… 此处隐藏:130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