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 杜 甫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 细 无 声。
野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表达技巧
(一)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 借代。用...借代...,简洁精炼,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 拟人。赋予...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
4. 夸张。极写出了...,表达了...
5. 对偶。...对...,...对...,对仗工整,形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6. 通感。以...觉写...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7. 用典。运用了...典故,委婉地表达了...情感。
8. 双关。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9. 反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二) 表达方式
(1) 描写。
1, 写人。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2.写景。
A.虚实结合。...属于虚写,...属于实写,塑造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情感。
B.动静结合。...属于动态描写,...属于静态描写,塑造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情感。
C.视听结合。...属于视觉描写,...属于听觉描写。
D.色彩渲染。使用了...色彩词,相映成趣,画面活泼生动。
E.白描。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情感。
2.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描写了...,抒发了...情感。
B.用典抒情。(同修辞)
C.托物言志。诗人以...自况,抒发了...的情志。
D.以景结情。描绘画面,意境深远,余韵无穷。
(三)表现手法
1.象征。用...象征了...精神。
2.对比,将...和...进行对比,突出了...
3.衬托。
A.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B.以动衬静。
4.想象。
(四)篇章结构
1.照应。 2.线索。
(一)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 人生的坎坷 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坚贞高洁、正直。
梧桐:凄凉、凄苦、悲伤。
(二)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黍离之悲:国家昔盛今衰
岁寒三友(竹松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冰清玉洁、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丁香:指愁思或情节。
(三)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书信。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消息。
鹧鸪鸟:容易勾起旅途艰难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
鸳鸯:恩爱的夫妇。
燕子:惜春伤秋、渲染离愁、寄托相思、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四)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茫、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的漂泊。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金风:秋风。
水:以水比喻愁。
(五)器物类: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暇。
簪缨:官位、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 此处隐藏:99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