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弟兄皆列土:
堂兄杨国忠原名杨钊,玄宗赐名国忠,位居右丞相(天宝十一载752年)
从兄杨铦封鸿胪卿(从三品,掌宾官及凶仪之事);
杨锜虽只封了一个从六品下阶的侍御史(掌纠举百僚、推鞠狱讼),
但却娶了武惠妃的女儿太华公主
杨国忠儿子杨暄为驸马,官大常卿兼户部侍郎
叔父杨玄珪封光禄卿(从三品,掌邦国酒醴、膳羞之事)。
父亲杨玄琰追封为太尉齐国公
母亲封为凉国夫人
大姐杨玉佩封韩国夫人
三姐杨玉筝封虢国夫人
八姐杨玉钗封秦国夫人
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春,讽刺杨家的骄奢淫逸)
安史之乱和马嵬之变: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至唐代宗(762年),前后达八年之久。唐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率20万兵于范阳起兵,十二月洛阳被攻破,天宝十五载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潼关很快被攻破,长安震惊,失陷在即。六月十三日凌晨,逃出长安,到马嵬坡(陕西兴平),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兵分两路,玄宗入蜀。马嵬驿哗变,表面看来是士兵哗变,实由太子李亨、宦官李辅国、高力士策划的争权斗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十月十一月间。十月李杨在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造反。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忧国忧民的杜甫在诗史中,写尽安史之乱时期百姓的悲苦和国家不幸。
(三)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班级四个大组经过小组的先分后合的讨论筛选后,精选出四个问题。学生自愿选择保守秘密,不向大家公布。但是为避免出现问题重复现象,组长要有一个良好沟通。课堂上,每一个小组长代表组员向下一个小组质疑发难。该小组经过讨论后,推出代表要积极发言,组员做好随时准备补充的工作。课堂上学生共生成四个问题:
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两句话在内容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表达唐玄宗怎样的感情?
3、唐玄宗和杨贵妃有没有真正的爱情?
4、白居易写《长恨歌》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四个问题应该说很有讨论价值。
第一个问题,涉及诗歌的爱情悲歌的主题和浪漫神奇的传奇色彩。有一个学生讲了比翼鸟的神奇传说,鸟有一目一翼,当两只并飞时,才能够翩翩起舞。歌颂美好的爱情。
第二个问题,涉及该诗歌的情景交融的写法。一个学生做出独特解读。联系咬文嚼字的方法和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认为不写“春风桃李花开日”而写“夜”更能写出人物在美好时光中的孤寂,因而产生思念。纠正:是先有思念,才生寂寞。
第三个问题,涉及作者对史实剪裁和主题理解的问题。涉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问题。第一部分写汉皇重色思倾国,结果真的倾国。但是为尊者讳和主题表达需要,美化李杨故事,比如“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选在君王侧”。第二部分,重大历史事件,作者艺术处理,淡化变乱,突出李杨的生死决别和无可奈何。使诗歌沿着爱情主题发展。第三部分写唐玄宗对贵妃的思念,物是人非,刻骨铭心。恨不入梦,遗憾异常,上天入地的寻找。第四部分写杨贵妃对唐玄宗的思念。“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梨花一支春带雨”。赠送信物,以表衷肠。重托誓言,哀伤缠绵。
第四个问题,涉及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不能以偏概全,要辩证的分析。编者认为是讽喻诗,作者认为是感伤诗。其实,第一部分讽喻唐玄宗朝的政治现实,后三部分是感伤凄美爱情。
第二套方案
教师事先不知道学生质疑的问题,可做以下准备充分想到学生可能会问什么问题,如果讨论出现状况,可以借助以下的准备,未雨绸缪。
(一)激发兴趣,拓展文化视野
问题一:杨贵妃有多美?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文中描写杨贵妃的美的句子有哪些?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温泉水滑洗凝脂
3、芙蓉如面柳如眉
4、云鬓花颜金步摇
5、雪肤花貌参差是
6、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对比刘兰芝的美的描写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 此处隐藏:138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