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用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会写本课12个生字;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这是为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观察,去发现身边的科学。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个擅于观察,爱思考的小朋友。他是谁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数星星的孩子》。
题目中有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数:shǔ数星星;shù数学)
(二)、初读
1、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划一划你喜欢的句子。
思考: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什么?
2、学习生字新词
珍珠撒碧玉盘仰起头
点拨读音和识字方法:珍珠,通偏旁,左右结构;仰
生字跑到文中,还能认吗??
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读
傻子距离组长清楚勺子
点拨:“傻”小时候……
“勺”换一换,“句子”的“句”
“组”换一换,“祖先”的“祖”
张衡刻苦钻研汉朝著名天文学家
点拨:张衡,汉朝人,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思想家、画家。“衡”,平衡。
刻苦钻研,刻苦:下苦功;下苦功,深入研究。
汉朝,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有一千八百年。
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叫天文学家。
著名,有名,闻名。
出示第五自然段,学生读
3、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三)、细品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描写星空的句子。
2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请学生读,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
(星空很美,星星很多)
美:你从哪些词感受出星空很美?
星星像珍珠,有的一闪一闪,有的闪闪发光,非常的美丽。
点拨比喻句
3、在这么美丽的星空下,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找出句子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学生读,请两个学生来数数星星
谁更像张衡?为什么?
天空有许许多多的星星,为了避免数错,张衡边数边记住星星的位置,他慢慢地数,仔细的数
再请学生读
4、你认为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张衡说写什么?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勺、珍珠、钻研”
范写:勺,珍珠
(五)、板书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课前透视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
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赛读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学间的互相促进,同时在交流中教师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出示“小星星”字词卡片,组织学生认读字词。
2.指读课文,让学生交流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和自己还没有读懂的`问题。
(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复现了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同时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焦点问题,为教学活动的展开确定方向。)
导读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节:通过读书,请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在读文后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句子进行深入地体会。
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引导学生理解“珍珠”和“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通过“闪”和上文的“撒”字,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
(读书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实施有效指导的过程。读书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训练意识,在尊重学生对课文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文中人物的理解,提高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研读
1.启发学生分组学习,合作读书。研读课文2-4自然节。重点从人物的对话入手,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2.研读问题提示:文中一共有三个人物,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
3.学生分组研读课文,交流读书体会教师巡 …… 此处隐藏:137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