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大资金投入,为居住地计生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为确保计划生育不断深化,必须解决经费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计划生育事业费已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保证事业费投入到位和使用的两个效益最大化,在管理形式上应“下管一级、分类划拨、专款专用”。为了使计划生育经费不被挤占,应设立计划生育专项经费,如独生子女享受的优惠政策、二女户的养老保险、奖励扶助资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障金,全部通过银行兑现,这有利于计划生育经常性的开展。社会抚养费等依法上缴国库的资金由县设专门银行帐户,取消收费中间环节,群众直接到银行缴费,用于计划生育扶助奖励、宣传教育、优质服务、科学管理等人口社会福利事业。构建以市计生指导站为龙头,镇乡中心服务站和医疗单位为纽带,镇乡一级服务站为基础,村卫生室为依托的阶梯式计生技术服务新体系,分别规定和完善医疗单位、计生服务站、村服务室在开展计生技术服务时人员、用房、项目、制度等方面的要求。把服务站分为一级站和中心服务站,明确一级站主要承担咨询指导、宣传教育、妇女生殖健康指导与随访等服务;中心站主要设立门诊、B超、视听、宣教、休息、化验室和手术室,配备先进的辅助检查设备等,打造“温馨、舒适、精致、优质”的服务环境。计划生育人员的工资必须保证,并稳中有升,才能使计生队伍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持低生育水平的目的。
《当前计划生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当前计划生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Pex
区,没有专门设置这一部分专款,造成计划生育方式单一,停滞不前;医疗设备单一,计生技术服务站不能全面给育妇体检、看病。最后,计划生育主要由计划生育站的计生专干在完成本职的同时去完成。而凡是在乡镇过的人员都知道“最苦最累的是计划生育专干,挨骂受气的也是计划生育专干。”而计划生育专干的工资,待遇也很低,有些计划生育站没有经费,没有奖金,下村入户,无论远近,只能徒步。
二、加强计划生育的对策
1、提高领导班子对计划生育的认识,扩大宣传面。
计划生育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基本国策,成立了计划生育法,说明计划生育的完备性、重要性。在全局中对计划生育不能忽略,应该放在首位。在人员分配上给予全力支持,现在计划生育是全员管理责任制;加强计划生育的力度,在乡镇中,作为每一名干部,计划生育都有自己的责任。一方面,随着乡镇的管理机制改革,税费减免,全局重心任务有所转变,计划生育则显的更为重要,单凭计划生育站的几名计划生育专干想把全乡、全镇的计划生育真正落到实处是不够、不足的,主要领导要提高对计划生育的重视。宣传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与优待奖励结合起来,与日常管理服务结合起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宣传媒体要给计划生育以大力支持,扩大宣传面,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全民性的宣传教育,应制定宣传媒体给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协调或配合的明文规定。例如:“文化三下乡”活动中,文化团体可以少编排一些关于计划生育内容的节目;广播可以定时少量播放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街道边固定设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牌,专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内容;电视中可以在屏幕下方出现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内容的字幕,这样即不影响电视节目的播出,还可以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做宣传。通过媒体单位给予配合与发达地区的计生宣传形成一个有机网络。
2、依法加强对计划生育的管理
强化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和农村居民实施计划生育的责任感。干部职工计划生育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的生育政策,规范生育行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干部群众应彻底转变生育观念,促使城乡计划生育整体水平均衡发展;加大政策宣传,消除生育观念上的偏差。我国生育政策的制定是按照一定的特别人群结构、地理、民族、社会经济等进行微观调控,属于一胎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生育;属于生育二胎的要通过申请审查审批方可生育;属于少数民族的经批准,按少数民族政策可以允许生育第三胎,对政策外生育的,严格按照《社会抚养费征收办法》做出处罚决定,依法征费和强制执行。对在生育上相互诱导,钻政策空子的现象,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加强对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要定点办理各种证照,严格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要求予以执行,认真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企事业单位制定计划生育优待奖励措施,做好与户籍地的信息反馈衔接服务,杜绝人口与计划生育中的断层脱节现象。为了更有效的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能否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持低生育水平等问题。《人口与计划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204月19日,**省人口委员会、**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等联合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通告。
3、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做好计划生育,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 此处隐藏:163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