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
每天的教室啊,早上一扫干净,不久又弄得很脏了!小朋友们大都是农村孩子的,平时在家里爱随地扔垃圾,乱丢果皮、纸屑的,有时还随地吐痰等等,没几个真正能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的,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舒心的,优雅的学习环境,出此为目的,本人就设计了这个教育活动,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形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舒心的学习着!
活动目标
1、学会简单的收拾整理及清洁工作。
2、体验自己动手操作为自己和集体做事的快乐。
3、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会简单的收拾整理及清洁工作,难点是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手套,小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1、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干净吗?在这样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大家觉得舒服吗?如果每天我们的教室都能保持着干干净净的,那该多舒服啊!给小朋友们看图片并讲解周围环境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2、观察活动
引导幼儿观看保育员的清洁卫生活动,了解其工作内容。
在这个环节,让小朋友们小组一起讨论:
(1) 是谁每天都给了我们营造着舒适的环境?
(2) 保育员每天都做了些什么工作?
(3) 她这样做是为了给谁舒心?
(4)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不辜负保育员的劳动?
(5) 老师小结
3、动手体验
(1)讲解要求
教师把小朋友们分成六个小组,讲解活动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2)幼儿操作体验
教师发给小朋友们手套,抹布,小水桶,给他们自己动手清洁玩具,整理区域卫生,清洁桌椅,在校园里捡白色垃圾、烟头、树叶、纸屑等,用自己的小手为周围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一边看着小朋友们动手操作,一边指导着小朋友们做得不够的地方,并进行安全监督。
4、评价幼儿的活动。互相欣赏对方的劳动成果。
清洁完成后,老师小结表扬积极的,做得棒的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他们学习,指出做得不够的方面,让他们以后能改正,争取更大的进步。
5、延伸教育
与家长联系,共同督导幼儿做好家里,园里清洁,并整理自己用具的工作。让小朋友们深刻理解:劳动是最光荣的。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小清洁员》教案设计”
《小小清洁员》教案设计篇四
活动目标:
1、懂得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小小清洁员中班教案。
2、能够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特点,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
3、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意识,通过老师讲解能够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
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的基本概念,从而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垃圾分类的课件、垃圾污染的图片4张
2、变废为宝作品展、图片展
3、垃圾彩色图片若干、垃圾桶2个、垃圾箱图片3张,胶棒若干
4、各种垃圾实物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故设疑障,激起幼儿的环保意识(事先已经把垃圾放的到处都是)
师:噢,踩到什么了?
幼:矿泉水瓶
师:这么多垃圾,我们可怎么上课呀
幼:赶快捡起来吧(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箱子里)
(二) 基本部分:通过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了解垃圾的危害,引出垃圾分类
师:请幼儿做好,听录音,出示图片,让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感知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师小结:原来垃圾不仅可以破坏土壤、污染水源、还会滋生很多的细菌病毒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师:出示垃圾桶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幼: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字、标志
师:哦,原来垃圾是有分类的,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你觉得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呢?
幼:瓶子、纸、衣服(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幼:香蕉皮、橘子皮、西瓜皮……
师:小朋友理解的对吗,一起来听听百事通爷爷的讲解
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垃圾都是可以回收的,比如说各种纸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纺织品等等。
继续播放课件
不可回收垃圾,就是不能再被人们重复利用,而且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分解、腐烂的东西,除了小朋友刚才说的各种瓜果皮,还有一些建筑垃圾,花、草、叶子、厨房残余,剩菜剩汤、蔬菜叶子、腐烂的水果、过期的面包、火腿肠饼干等等
师:(出示电池图片)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垃圾
幼:电池
师:电池是一种有害的垃圾,它里面含有铅、汞、镍等重金属,所以小朋友平时不要拿着玩,更不要把它放到嘴里,现在有很多的垃圾桶已经有一个地方师专门存放电池的,小朋友平时要多注意观察,
有的地方卫生条件比较差,环境越脏人就越容易随便扔垃圾。有的幼儿吃完零食以后,乱扔食品袋的, …… 此处隐藏:137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