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抗击疫情我愿意做这样的人作文(精选18篇)(抗击疫情自愿者说说)(5)

时间:2025-05-16   来源:未知    
字号:

在课堂上,语文老师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气场,威慑着众人。每当眼睛一眯,似笑非笑时,我们就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老师也十分幽默,在课余时间经常与我们开玩笑,与我们打成一片。每当我们犯错时,老师对我们首先说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给予我们信心。或许这就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友情,可能这就是师生情吧。

青春的灿烂年华,我们离开了父母,转身来到学校,无论是对梦想的追逐还是对未来的期望,我们走进老师的怀抱,接受老师们的培养和教育。于是我们有了第二个父母,因为老师,我们有了第二个家庭,那就是学校。

蜡烛最后会油尽灯枯而老师对于我们的爱却不会枯竭。相信吧,老师将会是你人生中起航的明灯。

篇18:我愿意做这样的人作文

无论我在失意或是高兴的时候,我总按照自己的爱好安排一切。——毕加索

巴塞罗那,夜色正浓,夸特·加兹酒馆。

角落里有一个年轻男人,抱着胳膊,面无表情地看着身边一群人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什么。他身边是一个年轻人,两人默默坐着。突然,那个奇怪的男子站起身来从口袋里掏出一支,朝窗外开了一枪,整个酒馆乱成一团。

“谁再敢说塞尚的坏话,我就让他永远闭上嘴!”说完便又面无表情地扔下所有不知所措的人走了,他那位同伴跟了上去。

他就是毕加索,那朋友是毕加索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萨巴提斯。

说起毕加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反法西斯作品《格尔尼卡》,然后是他夸张的绘画方式:看起来畸形的人体,完全琢磨不透的布局,那些所谓的乐师、吉他、美女似乎都是些胡乱堆砌的砖块,脑子里不禁出现一个又一个大问号:他是什么意思?他想画什么?想表达什么?可毕加索最讨厌别人问他这些。他只是画自己想画的,没什么意思!

其实毕加索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怪异”的。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惊人的绘画天赋。他的父亲何塞希望儿子能有出息,便把他送往法国的学校学习。就这样,毕加索以初级班的年龄进入了高级班。起初,他会根据所学内容和身为画家父亲的引导画一些“传统”的画。并且在一次考试中,他用极其简单却又与大家都不同的方式画出了他的模特。然而这时,他的绘画风格开始出现变化,之前的油画风格渐渐退出他的画布,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简直无法接受与诠释”的画。人们试图让他回到正轨,但他执意走自己的路。于是,他开始接受人们无谓的批判,与此同时结识了许多朋友,而他们给毕加索带来的不仅仅是友情,对毕加索画风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毕加索终其一生,名誉满满,可他的生活并不是一路欢歌,膝下子女因各种原因相继自杀,最后只有三个子女尚在人间。

与凡·高的命运多舛相比,毕加索艺术人生可谓是登峰造极,辉煌之极,并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活着看到自己的画作进入卢浮宫的画家。他是崇高的,善良的,虽饱受争议却也英名远扬。他的画作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接受,但他的人生态度却值得人们深思。说他的画风倾向于立体派,还不如说他是个立体的人。他是立体的,鲜活的,每一面都不缺,严肃的毕加索,开心的毕加索,认真的毕加索,愤怒的毕加索……他活的真实,并且独立。

如同那个听取自己心灵之语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如同那个宣扬自我无所畏惧的麦当娜,如同那个沉迷于科学自由天地的牛顿,如同那个黑暗中潇洒起舞的麦克尔﹒杰克逊,如同千万个活出自己的智者,毕加索也活得无愧于自己。

活出真实的自己是一种现代人缺乏的生活态度。不听信别人对自己的贬低,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不违心,不虚伪,为自己而活,活出个自己。

毕加索画的不是立体画,而是他自己的立体人生。

立体,毕加索,活给自己看,就是这样!

抗击疫情我愿意做这样的人作文(精选18篇)(抗击疫情自愿者说说)(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