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你从诗中的哪个词语体会出来的?(“留着――留着”“不灰心”“含着泪”)
师:也许有同学会问,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感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充分的体会到这份情感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看一下冰心的经历。
(多媒体展示简介: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师:现在我们了解到了吗?是啊!一个远离祖国的游子,一个第一次离开母亲的孩子,怎么会停止对母亲的思念呢?作者通过“纸船”这个载体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母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伟大的爱,在年轻的冰心的心中,母亲永远是她内心深处最深深的依恋,在她的笔下,母爱自然成了最值得赞美的主题。所以,冰心的诗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母爱”, (多媒体出示,爱母亲)像我们刚才提到的《荷叶 母亲》也是一首表现母爱的诗。通过刚才分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总结出读诗有什么方法呢?(多媒体出示,爱母亲 了解背景,把握情感)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再次朗诵一下这首小诗。
师:如果说对母亲的热爱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话,那么对自然界中万物的喜爱则是冰心“爱的哲学”的最纯真的表现了。下面我们再欣赏这首小诗。
春何曾说话呢?
但她那伟大的潜隐的力量,
已这般的
温柔了世界了!
(教师多媒体出示,生自由诵读)
(个别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
诗作中你认为哪个词语用的好呢?这个词使你联想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呢?
师:这是冰心诗的又一主题,对自然的赞美热爱,(多媒体展示:爱自然)如果你也喜欢自然,不妨把《繁星春水》中这类主题的诗好好读一读,好的诗句就用那么一两个词就把诗给写“活”了,写的这么传神了。作者心中对自然的热爱,正是通过准确、充满灵性的语言表达的,所以我们要想体味诗中的情感,就要反复涵咏语言,并且要随着这些语言进行联想,(多媒体展示:爱自然 涵咏语言,展开联想)下面我们再次朗读,一边读诗,一边联想。
师:有人说,爱的最高境界是爱生命、爱生活。在冰心的文字中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对生命的思考和追求。下面请欣赏:(师多媒体出示)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师:1、读了诗句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2、这些感悟作者通过什么手法表达的呢?
师:虽然只是短小的诗句,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不是对生活的热爱,哪里会有如此发人深省的文字?小诗没有直白的说理,而是用形象的比喻来阐释。我们读这样的小诗还要透过表面的形象,联系生活,不断的思索,才能领悟诗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师板书:爱生活 深入思索,领悟内涵)
三、技法小结
师:通过以上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题:爱母亲,爱自然,爱生活。也从中得到了一些阅读这些小诗的方法,老师具体总结为:了解背景,把握情感;涵咏语言,展开联想;深入思索,领悟内涵。不过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可以综合运用,希望你给你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帮助。
四、阅读实践
师:老师还选择了一些诗篇,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自由诵读诗作中的任意一章,把自己的感悟、体会、讲给大家听听!可以先和同桌前后桌交流一下看法。
(师巡回,学生自读,后相互交流看法。)
“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西山啊!/别了/我不忍离开你/但我苦忆我的母亲”
“秋深了/树叶穿上红衣了。”
师:那么大家读着这些短小而又充满灵气的小诗,你是否也产生了写诗的冲动呢?如果一下子让我们写诗,大家可能觉得有点难度,那我们就从仿写做起吧!冰心的《繁星春水》还是受了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才创作出版的呢?(多媒体出示):你也可以;
请仿照诗作的形式,你也写一首小诗来表达你的思想和感情。
例诗:
墙角的花啊!/ 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仿诗:
小溪的水啊!/ 当你流入大海时,/眼光便开了。
矗立的山啊!/当你耸入云天时/视野便开阔了。
师:很是不错,由于时间关系,同学们的诗无法一一展示了。但我想这并不妨碍我们读诗、写诗的热情。伴随着一首首充满灵性的小诗,我们愉快的课堂就要结束了。最后老师还用冰心的诗句来结束这堂课:零碎的诗句,/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然而它们是光明闪烁的。/但它却繁星般嵌在 …… 此处隐藏:162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