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不足。
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思考,广泛参与,但由于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不足,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参与教学的困难很大,由此出现了一小部分孩子仅仅是“看热闹”,教学效果不好。
改进措施: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2、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且没有及时的给学生讲解相对应的知识点。
反思三:欧洲西部教学反思
下课了,坐下回想刚才上课情景。我读懂了学生表情语言,知道学生的内心需要,现记录下来做为资料。 [片断一]“欧洲联盟” 告之学生书上资料“至底,欧洲联盟共有15个成员”已陈旧。据最新统计至1月1日也扩增到27个成员国。顿时,课堂上一片都是埋头在书上补记最新内容“27个成员国”。 附:欧盟27个成员国的名单: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国新入盟的10个东欧国家: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立陶宛、马耳他、塞浦路斯。 20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欧盟 [片断二]“欧洲西部农业” 从学生生活入手,在黑板罗列出学生提到西欧人日常食品:牛排、牛奶、黄油、奶酪、香肠、意大利面、法国葡萄洒、各种果酱、咖啡、水果沙拉、汉堡等,推知“本区农业是以畜牧业为主,多产牛羊肉和乳酪等”,进而得知,联想本区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且草场面积广大。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适宜的农业生产以及本区饮食习惯间的相互联系,真正体验到学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启示]
1、鲜活知识更有生机,要求教师日常从多种渠道如电视新闻、报纸、刊物、网络、学生生活多关注时事、关注生活热点;
2、学生活动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3、学生参与度要高,有机会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
反思四:欧洲西部教学反思
[优点]
1.通过对比我国和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差异导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易于增加感性认识并逐步理解欧洲为何畜牧业发达。
2.采用讨论、指读等形式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多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结合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板书设计尽量做到精简且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缺点]
1.ppt设置上,字体可再放大点或根据颜色的搭配以突出显示。
2.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对比中应
一、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1、范围:除原苏联的欧洲部分,包括30多个国家
2、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北纬36-71度之间,大部分位于温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西部,北林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3、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内海、海湾
二 、雄厚的经济实力
1、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2、工业部门齐全,工业地带密集
3、生产水平高的农业和合理的农牧业结构
4、发达的交通运输
三、繁荣的旅游业
1、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2、读两极地区图,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分析其成因
3、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知道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分别是南极洲、北冰洋
4、通过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难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南极的气候特征和成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地球仪
[教学方法]
观察法、读图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欧洲西部》是世界地理“认识区域”中选取的五个地理区域之一。这五个地区在自然、人文方面各具特色,其中本节主要突出的是欧洲西部独特的自然条件,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根据本课的重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摸拟的“欧洲西部游”为主题巧妙地设计了这节课,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在“玩”中学,既动手又动脑,成为了课堂的主角,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效果。反思整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整节课给人予感性的认知,思路构架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步步为营,让人觉得整节课的过程很踏实。
2、学生活动充分、高效。
整节课学生在以“旅游”为主题的活动中,通过读图、讨论探究等一步一步地解决“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参与面广,积极主动,活动充分,特别是效率高,在短短40分钟内,学生生基本掌握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内容。
3、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处。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运用得恰到好处。课件制作精美、清晰。色彩搭配巧妙,能够成功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让学生在绚丽多彩的课件中体验欧洲优美的旅游特色。
4、教师表情丰富且亲切,给学生于感染力。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能激励学生的好学新,是的学生有自信和浓厚的兴趣。 …… 此处隐藏:151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