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本课难度不大,教学后期采用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录入“我的课余计划”文章,并发送至每台学生机,供学生调用。
2、对“我的课余计划”一文进行美化,供上课时对比演示。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屏幕投影:美化前的文章“我的课余计划”与美化后的文章“我的课余计划”对比画面。教师活动:
提问:同一篇文章两种不同的效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观察、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学生发表观察结果:
学生1:字的大小粗细颜色不同,教师点评;
学生2:字与字间的距离不一样,教师点评。
学生3:字的位置不同,教师点评。
学生4:教师点评。
第二阶段:教师讲解
根据课本“跟着做”(课本第20页)的步骤,电脑广播演示对文档进行设置与美化。
一、设置字体与字号
标题的字号应该比正文的字号大,字体也应有所不同,这样会使标题突出。
1、运行“word”软件,打开“我的课余计划”文档,选定标题文字,设置字号为“一号”。
2、设置标题文字为“华文彩云”。
二、设置字形与颜色
除字号与字体外,还需要设置标题的字形与颜色,使标题文字更加鲜艳夺目。
1、设置标题文字的字形为“加粗”。
2、设置标题文字的颜色为“绿色”。
三、设置特殊效果
以上设置的都是文字的基本格式,有时还要设置一些特殊的格式,如字符间距、着重号等。
1、打开“字体”对话框。
2、设置标题文字的字符间距为“加宽”、“6”磅。
四、美化正文文字
标题文字美化后,正文文字也要进行相应的美化,使整篇计划版面清晰。
1、选定正文第一段文字,并设置为“华文中宋”、“小三”。
2、将时钟符号选定,设置为“楷体—GB2312”、“二号”、“蓝色”、“加粗”。
3、将时钟后面的文字选定,设置为“楷体—GB2312”、“四号”、“深绿色”。
4、将周末计划文字选定并设置成“楷体”、“四号”、“蓝色”。
5、将落款和日期文字选定并设置成“方正姚体”、“小三”。
第三阶段:教师小结
展示学生设置的优秀作品,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针对本课重要知识点,以及刚才同学们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点评。
1、打字时的正确坐姿最重要。有些同学平时进行单独打字训练时,都能够注意正确的打字习惯,可是在操作时,就忘记了,一定要记住。相信同学们都会养成良好的习惯的。
2、操作时一定要先选中文字,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3、不能一个文字一个文字地设置颜色,大小等。
4、段前空两格时击空格键是不正确的。
5、要注意养成随时保存的好习惯。
第四阶段:自主学习
根据教师的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再练习。
教师巡视,解决部分学生问题,并对突出问题进行记录。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使队员们认识人类与臭氧层的关系,让队员们在观看录像、参加活动中认识现实环境状况,设想未来的生活环境,增加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从而积极参与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活动。
教学重点:增加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并付诸行动之中。
教学难点:积极参加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活动。
课前准备:1、录像《黑洞》、《家乡风光》;
2、头饰(博士爷爷、小记者、小灵通、动物、植物、森林、空气、土地、水等);
3、课外调查周围生活水资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情况;
4、舞蹈、快板等。
教学过程:
一、
队会仪式(略)
二、主持人宣布队会活动开始。
第一 篇章走进自然
在《娃哈哈》的歌声中,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甲:轻快的音乐,唤起我们对美的向往;
主持人乙:甜美的歌声,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主持人甲:我们爱家乡,爱家乡的山山水水;
主持人乙:我们爱祖国,爱祖国的一草一木;
主持人合:祖国秀美的山河,永远是我们成长的依托!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风光。
放录像《家乡风光》,在优美的轻音乐声中欣赏五泄、斗岩、枫桥小天竺、山下湖珍珠市场、大唐轻纺市场,接着播放《美丽的大自然》,欣赏祖国的山山水水,从中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但正当同学们欣赏得津津有味时,播放《黑洞》录像片(臭氧层被破坏场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以小组为单位,让队员们猜测着奇怪的黑洞是什么?
博士爷爷捋着胡须,严肃地上场,解释“黑洞的来历和发现过程以及臭氧层被破坏与人类的关系。”录像《臭氧先生的本领》,内容为:雷雨过后,空气变新鲜;是疗养院的建筑地;(少量臭氧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觉,能净化空气,杀死病菌。)在一个臭氧浓度较高的环境中,许多人出现了头疼、恶心等症状。(臭氧浓 …… 此处隐藏:57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