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外来打工者都急急忙忙的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拿着一年的工资,心中暖洋洋的;我们小孩子,取得好成绩,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长们的夸奖。大街上、小区里、超市里,到处都洋溢着喜气,一派热闹的场面。
今天是大年三十。早晨,金色的阳光撒满了大地。我和妈妈兴高采烈的去街上买东西,街道上一夜之间仿佛变了个样,大街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贴着“倒福”、对联,还挂着红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脸带微笑地走向各个市场,有的购物,有的观赏,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到了晚上8点钟,“新年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丰富多彩,看的我眼花缭乱。“当当当……”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烟火和爆竹便齐鸣起来。我和爸爸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火,点燃了烟火筒,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烟火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展开了的烟火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这时,一颗颗烟火又从烟火筒中喷发,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天空中还闪烁着其他的烟火,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火,在天空中飞舞,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场面,被笑声、鞭炮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极了。
我爱新年,爱这热闹的新年!
春节,历代以来都是中国各种传统节日之首,诗人们咏唱节日之时,先想到的就是春节了。其次才是重阳节,端午节等。正如王安石所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很长,而且中国上下都过春节。所以,春节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过法。
我们天天称呼这个节日为过年,那么,“年”是什么呢?在古人眼中,年可不是什么“快乐,美好的事物”,而是一个可怕,邪恶的化身。它就是怪物“年”。它象征着霉运,厄运,会为人带来灾厄。而一年之末,同时也是一年之首,人们也要赶走这个“倒霉蛋”了。
春节一开始,人们对霉运的驱赶就开始了。孩子已经开始吃糖,买东西了,而大人们也开始买好,准备好除夕夜的一切了。这还不是重点呢!这只是一个序曲而已。大多数地区的春节,都是从腊月开始,在正月十五时结束。而且大多分为这几个部分,以除夕为分界线,有除夕前,除夕和除夕后。
现在,是重头戏了——除夕!大家可能会想:这重头戏就只有一天,岂不是虎头蛇尾吗?那你可大错特错,虽然除夕只有一天时间,但内容可丰富多彩了。光是“走流程”就多极了。早上,不管是谁,都要洗澡,换新衣。要干嘛呢?是的,“年”被“赶”走了。当然,也有地区开始办庙会了。到了晚上,也就是除夕夜,人们有的吃汤圆,有的吃饺子,还有的吃面。是的,这就是吃货的最爱了——年夜饭。并且晚上,烟花闪耀着,爆竹齐鸣,好不热闹!
除夕后,小孩忙的不亦乐乎——红包来了!人们开始休息,买鱼,渐渐恢复以往的样子。
春节,如此热闹,不愧是中国传统节日之首!
每年春节我都是在奶奶家过的,那是我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
记得去年大年三十的早晨,我被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惊醒了,翻身一看,床上就剩我一个人了,爸爸妈妈呢?一骨碌爬起来,穿好衣服,就出门去找爸爸妈妈。刚走出院子,就看见爸爸正在贴对联。只见爸爸把一个“福”字倒贴在大门上。
我惊奇地大喊起来:“爸爸,爸爸,你怎么把‘福’字贴倒了?”
爸爸慢条斯理地说:“‘福’字就这样贴呀!”
“为什么要倒贴呢?”我说。
“从古至今,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墙壁上贴上‘福’字。以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
听了爸爸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院子里响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也和妹妹拿着爸爸为我们准备的鞭炮。首先,我们把鞭炮插在土里,然后小心翼翼地用香点燃引线,然后一边双手捂住耳朵一边跑进屋里,只探出半个脑袋看着嗞嗞燃烧的引线。“嘭”的一声鞭炮爆炸了。顿时纸屑四散,尘土飞扬,空中弥漫着一股硝烟的味道……我和妹妹高兴得又叫又跳。
转眼到了晚上。丰盛的佳肴摆满了桌子,全家人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互相祝福。吃完年夜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八点钟,晚会开始了,我和妹妹目不转睛地盯住电视机,不舍得离开半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好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可真多呀!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杂技表演,最神奇的还有魔术,节目一个比一个有趣,一个比一个精彩……
春节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度过,我喜欢过春节。
春节是指中国传统 …… 此处隐藏:153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