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许久,一切终于恢复了平静。火红的太阳爬出了地平线,照亮了布满血迹的草坪,照醒了人类的屠宰场。我们就是这样与动物们过春节的吗?人类与动物同属于这个世界,同属于大自然。我们要向偷猎者勇敢说: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话是出自于宋代的诗人王安石笔下的《元日》,这首诗写的正是春节。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回到老家一起团年。回到我的老家——平利,我发现老家与城市里大不相同,不论是在街道还是气氛都不一样。街道上的所有人都穿着新衣服,回到家中我发现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了春联,我们家也不例外。没过一会儿哥哥就提议带我去爬山,我们在路上看着远处的山上有一片红彤彤的东西我想应该是救命粮,头顶上的一朵朵白云仿佛也想下到人间放炮了吧,来到了山脚下,看到了许多的救命粮,这些救命粮仿佛在对我们说:“快来呀!快来吃我们呀!”我与哥哥也禁不住他们的诱惑,赶快跑上去摘了一把红彤彤的救命粮塞到嘴里吃了,酸酸甜甜的可美味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吃起来口感涩涩的。
回到家中家长们要开始放炮了,我们买的有“降落伞”、冲天炮、摔炮、礼花……我们先放礼花,首先把炮子拉开,再把炮子的一头点燃就好了,看着导火线一点点消失,我和哥哥赶快跑远,生怕炮子把我们炸了。听着霹雳啪啦的炮声真吓人。现在我和哥哥一起去玩摔炮,我们先拿一个在手上,然后再往地上使劲一摔“爆”。回到屋里我就闻到了阵阵饭香,我赶快跑到厨房的一声吓死人了!发现奶奶竟然做了我最喜欢的春卷,我赶忙悄悄拿走一个春卷一下子塞到嘴里吃了。没过一会儿就开饭了,红烧肉、春卷、小鸡炖蘑菇等,我们一家人一起坐在餐桌上,大家都很喜欢奶奶做的饭吃得津津有味。
到了晚上的八点钟,我们准时准点的做到了电视机前看起了春晚。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春晚了,应为春晚里有许多的节目:魔术、走秀、小品……一家人其乐融融的。3、2、1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一声声鞭炮炸的震天响!一个个大红灯笼挂在门上,空气里到处弥满着甜甜的香味……这是干什么呢?你一定猜出来了,对,这就是过年了!
在我们这里,一过了腊月二十三,大街上到处都是买年货的,赶年集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人们忙着赶集备年货,弄好吃的。我们小孩子们跑来跑去,一会吃个这,一会吃个那,把小肚子撑的圆鼓鼓的,在众多的年节美食当中,我最爱的便是那一碗飘着香味、热乎乎的油茶。
今天奶奶要开始炒制油茶了,我早早地就吵着一起做,我要学习学习这香喷喷的油茶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只见奶奶把一大堆八角、花椒、丁香、肉桂什么的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香料都放在了锅里,并不放油,不停的搅拌着,香味出来了,奶奶把它们倒在料理机里,开动机器,不一会就变成了香料面面。又继续把花生、黑芝麻、核桃仁也和刚才一样炒干了,打成细碎小颗粒……
“奶奶,什么时候才开始炒面呀?”我等得不耐烦了,奶奶笑嗬嗬的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就要开始了”。只见奶奶一边说着一边把雪白的面粉倒了锅里,开着小火开始炒了,炒呀!炒呀!好半天了我怎么说得一点变化也没有,我不解地问奶奶,奶奶说:“炒茶不能心急,要用小火一点一点慢慢炒,火在了,面就糊了,炒出的茶就有糊味,不好喝了”,哦,我知道了,让我试试吧。奶奶把木铲子递给了我,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一下一下地搅拌着,不一会,就觉着手臂好酸呐,奶奶说:“还是我来吧!”奶奶又接着炒,又放入了刚才备好的花生、芝麻碎、香料面和一点点盐,又略炒了一小会儿就出锅了……
到了晚上,奶奶就给我们做了一锅热乎乎,香喷喷的油茶,里边还放有丸子、粉条、青菜等等,可真好喝,我一口气喝了一大碗呢!
怎么样,听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想来一碗呢?
春节,是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今年春节前期,我就帮着爷爷、奶奶们贴春联、买年货.......
春节到了,亲人们陆续赶来,我主要是接待客人,每来一位客人,我就会从他们手里“抽”出一张张红包,呵,真好!客人来齐后,我就跑回厨房帮爷爷做菜。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放鞭炮了,意味着吃团圆饭了,今年我家没放鞭炮,因为要环保,“噢!干杯!”“今天的饭菜可真好吃”一向挑剔的叔叔也夸爷爷的厨艺好。如果你不信,你不妨看看:美味无法形容的鲍鱼上淋着汤汁在撒上玉一般白的蒜泥;鲈鱼上那火红的辣椒和那碧绿的青椒,尝一口,哇!细嫩鱼肉都能仿佛在江里漫游的那种感觉......
很快一大桌子菜肴很开就被我们9个人清光了,盘子落得老高,叔叔说要不我们去夫子庙转转?“OK!”我们坐上汽车,叔叔时不时的换音乐给我们听,我们听得入了迷仿佛身临其境。
来到夫子庙,婶婶拿出手机,“咔嚓咔嚓”照了许多照片,虽然我是南京人,但那丰富多彩灯,我还是得去看看的“7:30了,叔叔快回家吧,回家好看春节联欢晚会!”我急促的催着那漫不经 …… 此处隐藏:146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