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作文指导
学习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习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吴孝梅
日照市实验中学语文组
【教学设想】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写作重点,但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常平铺直叙,几乎很少涉足景物描写,缺乏画面感。而穿插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一般起烘托和渲染作用,有意使用,往往能增加作文亮点,甚至妙笔生辉。 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本节课设想通过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让学生领悟景物描写的作用,并学习绘景传情,力求达到情和景的和谐统一。
为达到有效的学习目标,主要利用“读写创”的阶梯思路进行写作指导,通过对经典诗歌和文学作品的赏析领悟写景的妙处,并利用课堂小练笔进行达标创作,再通过交流活动,进行评价指导。其中,课堂活动“说话——造句——段落”,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轻松达标。
【学习目标】
1.了解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2.学习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的方法。
3.强化“绘景抒情”的意识。
【学习难点】
学习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 设境启动
A说话活动——贺卡传情
1、教师出示四张春夏秋冬的风景贺卡,启发思考:哪一张贺卡打动了你?你想把这张贺卡送给谁?为什么?
2、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点拨:风景—人—情感
3、教师总结:
是啊,“草木不是无情物,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景物,触发了同学们内心的情感世界。这些脉脉含情的山山水水,也传达了我们内心最真诚的情感。(显示正标题: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叶圣陶老先生曾经在《文心》中说过:“仅仅?记叙?,结果犹如画一张路程图;如果能把印象写出,却同画一幅风景画一样……人家看了你的路程图,至多知道你到达过哪里,看到过什么罢了。但是,人家看了你的风景画,就会感到你所感到的,不劳你解释,不用你说明,一切都从画面上直接感
到。”这是说记叙文要多用“印象的描写”,像画风景画一样,而不是画路程图。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二、读文悟写
“慢慢走吧,请留心路边的风景!”
正如这句标语所说,我们阅读时,也要留心经典作品中的风景。
B读写活动一:
1.“诗中有画”,是很多诗人追求的一种境界。读读这些经典的诗句,你能说说它们选用哪些景物,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学生交流赏析,教师点拨写景要点:
①选择恰当表现心情的景物:
正如老舍曾说过:“风景是故事的衣装,正好似寡妇穿青衣,少女穿红裤,我们的风景要与人物故事相配备——使悲欢离合各得其动心的场面。”
② 融情于景,可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或者有温度的词语。
也就是说,要成功地传达你的情感,就要融情于景,使情与景达到和谐的氛围。如何融情于景,这就要我们调动我们的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绘景传情。如“孤帆”、“花泪”、“鸟惊心”等词语。(概括板书:修辞 传情)
2.小试牛刀
造句:用下列一两种景物表现对应的心情或感受
如:月亮出来了,冷冷的,似乎在嘲笑我的天真无知,我的心冷到了极点。 景、物:太阳(阳光)、星星(星光)、月亮(月色)、云、树(树叶)、小草、花、路、小鸟、蝴蝶、蜜蜂、虫子、猫、乌鸦……
心情或感受:烦燥、苦恼、昏昏欲睡、悲伤无助、温暖、感动、快乐、欢喜……
3.展示成果,老师点拨: 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同学们的创作,基本体现了一个原则:“情哀则景哀,景乐则情乐。”当然,“以乐景写哀”也是另一种有效的方式。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就是因为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如我们平时都喜欢用花来比喻姑娘,如:这姑娘像花一样!那说话的人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呢?假如那有人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又带着怎样的感情呢?
C读写活动二:
1.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在我们的文学长廊里,景物描写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读读这些从教材中撷取的例子,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紫藤萝瀑
布》
(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羚羊木雕》
(3)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走一步,再走一步》
(4)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 …… 此处隐藏:138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