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答下列问题
(1) 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
答: ① ②
(2) 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王恺在珊瑚被击碎后,为何声色甚厉?
(4) 联系后文,我们从石崇击碎珊瑚的举动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5) 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十五)石崇与王恺争豪 答案
1. ①都 用尽,用来 ②曾经把,左右 ③比得上
2. ①击珊瑚 ②展珊瑚 枝柯扶疏,铺垫 既惋惜,又以为疾已之宝 傲慢,
又胸有成竹 反映晋代地主生活的豪华与奢侈
(十六)董行成
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
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 个贼住,即下驴来! 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曰: 此
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 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
其言。 (选自《太平广记》)
1.根据故事情节,请你给董行成起一个恰当的绰号:
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董行成这次“策贼”的依据。
答:
3.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提 送 县 有 顷 驴 主 寻 踪 至 皆 如 其 言。
(十六)董行成答案
1. 神探(或:破案高手)
2. 驴走得很急且身上流汗,说明不是正常长途而是急忙赶路,不正常;赶驴看
见人便牵着驴躲避,说明心里有鬼。
3. 捉 送 县/ 有 顷/ 驴 主 寻 踪 至/ 皆 如 其 言。
(十七)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
①"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②。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
以良马,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③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
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日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
何马也?"对曰:"牝而黄④。"使人往取之,⑤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
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
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
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
果天下之马也。《列子〃说符》
(注)①形容筋骨:形,指形体;容,指状貌。形容筋骨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
状语。②绝尘弭辙:形容天下之马(千里马)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
弭,消除。③担缮薪菜:扛东西打柴草。 绳索;担缮,指用绳索背负东西。菜,通"采",
薪菜,即打柴草。④牝而黄:黄色母马。牝,雌性的鸟兽。⑤牡而骊,纯黑色的雄马。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A 子之年长矣。子: 年: B 伯乐对曰。 对: C 三日而反。 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