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9)

时间:2025-07-09   来源:未知    
字号:

D 穆公不说。 说: E色物牝牡尚弗能知。 尚: 弗: ...

F 伯乐喟然太息。 喟然: 太息: G 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遗: ....

H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至: 果:

2.说明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

A 臣之子皆下才也 〔 〕 B 穆公见之 〔 〕

C 已得之矣〔 〕 D 召伯乐而谓之曰 〔 〕

E 又何马之能知也 〔 〕

3.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A 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B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4.九方皋相马的特点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十七) 九方皋相马答案

1.A你,年纪B回答C“返”回来D“悦”高兴E还,不F长叹的样子,叹息G忽略H到,

果真 2.A的B九方皋C千里马D伯乐E不译(主谓之间) 3.A我有一个同我一起扛东西打

柴草的朋友,叫九方皋,对于马的认识不在我之下,大王可以召见他B.失败啊,你所推荐的寻

求千里马的人,却连马的颜色都分不清楚,又怎么能识别千里马的才能呢? 4.抓住事物的本

(十八)《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参政鲁公①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上曰:

"卿为清望官②,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③。

"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④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⑤。所亲或规之,曰:"公今

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

"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

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

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①参政鲁公:参知政事(副宰相)鲁宗道。②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职。③觞(sh6ng)

之:备酒招待客人。觞,酒杯,这里用为动词,意为进酒劝饮。④张文节:张知白,宋真宗、

仁宗时的宰相,谥文节。⑤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

的时候。⑥公孙布被之讥:汉代的公孙弘为人阴险,把俸禄都用来养宾客,自己很俭省,用

的被子是用布制的。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真宗遣使急召之。使:

(2)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既: 实: 对:

(3)故就酒家觞之。故: 就:

(4)上以无隐,益重之。上: 以: 益:

(5)所亲或规之。所亲: 或:

(6)公宜少从众。宜: 少: 从:

(7)举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举: 患:

(8)不能顿俭,必致失所。顿: 致: 失所:

(9)岂庸人所及哉! 及:

2.找出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一致的,分别填入例句后的括号内。

例1: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 .

例2: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 ) .

A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B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D 游人虽未盛,然 亦时时有。

E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F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