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常用中药功效比较(7)

时间:2025-07-06   来源:未知    
字号:

中药

43,生地黄与熟地黄

共同点:皆具甘味,均可滋肝肾之阴。用于肝肾阴虚之骨蒸潮热及消渴证。

不同点:生地黄性寒,养阴且能生津,用于阴虚内热之消渴及热病伤津口渴,又善清热凉血,为治温病热入营血证及血热出血证之佳品。

熟地黄性温,滋阴作用较强,专补肝肾之阴,益精填髓。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诸证及消渴证,又善补血,用于血虚诸证。

44,当归与熟地黄

共同点:均能补血,用于血虚诸证。

不同点:当归善调经,为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之要药,又能活血止痛。适用于血虚,血瘀,血虚兼血瘀之各种疼痛,且可润肠通便,用于血虚之肠燥便秘。

熟地黄滋阴力较强,多用于血虚阴亏之证,尚可益精填髓,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证。

45,赤芍与白芍

共同点:皆味苦性寒,均可止痛,用于痛证。

不同点:赤芍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泻肝火。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

白芍味兼酸甘,长于养血,平肝,敛阴止汗。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及自汗,盗汗证。

46,龟甲与鳖甲

共同点:均有滋阴清热,潜阳息风之功。用于阴虚发热,阴虚阳亢,阴虚风动等证,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龟甲滋阴力较强,还能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用于肾虚筋骨萎弱,小儿囟门不合,行迟齿迟。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以及心虚惊悸,失眠健忘等证。鳖甲清退虚热力较强,为治阴虚发热之要药,又善软坚散结。用于癥瘕,经闭,久疟,肝脾肿大等证。

47,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

共同点:皆能收敛止汗,都可用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证,常配伍补益药同用。

不同点:麻黄根甘平,作用较强,长于治自汗。浮小麦甘凉,长于治盗汗,兼益气养心和退虚热。糯稻根甘平,兼益胃生津,汗出兼口渴者尤宜,还退虚热。

48,五味子与乌梅

共同点:皆上能敛肺,下能涩肠。均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功。用于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之证,并能生津止渴。

不同点:五味子味酸甘,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可用于肺肾两虚之咳喘,并能补肾涩精。用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尚能宁心安神。用于

心悸,失眠,多梦。乌梅酸涩性平,又能安蛔止痛。此外,乌梅内服还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能消疮毒。

49,肉豆蔻与白豆蔻

共同点: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均能温中行气,治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证。

不同点:肉豆蔻为肉豆蔻科高大乔木植物肉豆蔻的成熟种仁,固涩之力较强,长于涩肠止泻,又常用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脾胃阳虚,五更泄泻证。

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实,行气力较强,又长于化湿,温中止呕。常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温病初起。

胸闷不饥,舌苔浊腻。胃寒湿阻气滞的呕吐,小儿胃寒吐乳等证。

常用中药功效比较(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