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全册导学案

时间:2025-07-15   来源:未知    
字号:

1.1.1集合的含义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0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10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能力展示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 ∈”关系的意义.。.

(2)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从观察分析集合的元素入手,正确地理解集合. (3)观察关于集合的几组实例,并通过自己动手举出各种集合的例子,初步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对象中的意义.

(4)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如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

(5)在学习运用集合语言的过程中,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集合概念的形成。

学习难点:

理解集合的元素的确定性和互异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

1、 例(3)到例(8)和例(1)(2)是否具有相同的特点,它们能否构成集合,如果能,他们的元

素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请你举出一些有关集合的例子。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称为,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3、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

4、集合的元素一定是的,相同的几个对象归于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元素。

5、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 6、如果 a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 a属于A ,记作读作”。

如果 a不是集合 A的元素,就说 a不属于A ,记作 ,读作” ”。 7 有理数集 ,实数集 。

(二) 合作探讨

1、下列元素全体是否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世界上最高的山 (2)世界上的高山。(3) 2的近似值 (4)爱好唱歌的人 (5)本届奥运会我国取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6)本届奥运会我国参加的所有运动项目。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全册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上一篇:word2010教案(全)
下一篇:环境卫生公约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