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1)这些中国学生的行为为什么会赢得热烈的掌声?(2)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离我们很遥远。但通过这样一个具体的事例我们能够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体现在祖国面临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更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等,都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
活动二:反思社会现象,树立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感
多媒体显示材料: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哈韩”“哈日”的潮流席卷着中学校园。缤纷的松糕鞋使人目眩;超级肥大的牛仔裤配上一件色彩鲜艳的T恤衫是最In的选择;背包上别着十几个琳琅满目的徽章;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脖子、手腕、耳朵处常换常新的金属饰品是最“酷”的装扮;一头金黄色前长后短的头发如丝般柔顺,半遮半掩露出一脸不羁的表情 “哈韩族”不无夸张地显示着他们与父辈和前辈的不同,以独特的形象展示着自己、识别彼此。肥大的裤腿是他们的标志,流行的日韩剧是他们关心的永恒话题,伴随其中的是对日韩文化的崇拜。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圣诞节、情人节,乃至复活节、万圣节、愚人节,这些“洋节”成为追捧的对象,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反而被淡忘了。
学生阅读并讨论: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会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活动三:分组讨论
讨论话题:在今天,民族精神中丰富了哪些内容?我们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这些精神素质既使中华民族精神的蕴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巩固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