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专转本内部资料计算机
24. 关系代数中传统的集合操作:并(R∪S={t|t∈R∨t∈S})、差(R-S={t|t属于R∧t不属于S})、交(R∩S={t|t∈R∧t∈S};交可以用差实现:R∩S=R-(R-S)或R∩S=S-(S-R))、广义笛卡儿积(用符号×表示;若R有m个元组,S有n个元组,则R×S就有(m×n)个元组)
25. 关系数据库库语言SQL是一种“非过程”语言;一些主流DBMS软件(如:Oracle、Sybase、DB2、SQL Server、Access、VFP)均以命令调用的方式提供了用户使用SQL的接口
26. 对于SQL查询语句:Select 列名 From 表名或视图名 Where 条件:该语句实现的关系操作从前往后分别是:投影,连接,选择
27. SQL数据库具有3级体系结构:视图(对应用户模式);基本表(对应逻辑模式);存储文件(对应存储模式)
28. 视图是DBMS所提供的一种由用户观察数据库中数据的重要机制
29. 视图和基本表一样都是关系;视图是从基本表或其他视图导出的表;视图并不直接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文件;视图实际上是一个“虚表”
30. 数据库查询是数据库的核心操作;SQL语言提供了“Select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它的一次查询结果仍是一个“关系”
31. 关系数据库操作语句有:DDL(数据定义语言,如:Create);DCL(数据控制语言,如:Commit,Lock);DML(数据操纵语言,如: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3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无共享、冗余度高),“文件系统阶段”(共享性差、冗余度高)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共享性好、冗余度低)
33.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集中式结构;C/S结构;B/S结构
34. B/S结构即是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它由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3个层次组成
35. 数据库设计的任务是:按照应用单位的需求和计算机支持环境,最终设计出“数据模式”和“应用程序”
36. 数据库设计的描述工具:E-R图,数据字典(DD),数据流程图(DFD),程序模块表
37. 数据字典(DD)的作用是对DFD中出现的被命名的图形元素的确切解释
38. 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互不依赖性,包括“数据物理独立性”和“数据逻辑独立性”两级
39.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物理存储结构的改变,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从而不致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化
40.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不需要修改相应的应用程序
41. 20世纪60年代,大型软件系统开发成本高,可靠性差,致使软件的生产和维护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人们称之为“软件危机”
42. 1968年,第一次提出了“软件工程”(SE)的概念:即以工程化的方式组织软件开发
43. 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Case方法
44.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将信息系统生命分为5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
45. “系统规划”采用自顶向下的规划方法,可以保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和信息需求的一致性
46. “系统分析”采用结构化分析的方法,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并用数据流程图DFD和数据字典DD来表达数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