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小学一年级心理生理特点

时间:2025-07-14   来源:未知    
字号:

一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分析

孩子从幼儿成为小学生,这是儿童发展的重要转折。这一时期,孩子们的行为带有明显的幼儿期的特征,最突出的特点是:他们自控能力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出现打闹现象,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在学习活动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需要借助形象思维和动手操作来理解和记忆,学习活动带有浓厚的游戏色彩。

1、儿童面临着从"依附家长"向"独立生活"转化。

儿童入学前与家庭成员的依附关系密切,一举一动都是成人指点;入学以后,每天都要离开家长在学校独立生活,要在班集体里作为独立的一员,认真听课读书,要独立思考,自己完成作业,要自己整理书包,检查文具书本是否齐全,这些活动都将进一步促进儿童由依附转向更多的独立,也可以说六、七岁是儿童从依附向开始独立生活转化的重要时期。

2、儿童面临着主要活动方式从“以游戏为主”向“以学习为主”的转变。

从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转换成一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角色的改变导致了其活动方式改变。入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是玩,是游戏;入学后,主要活动是学习。由于他们的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加之自控能力较弱,所以仍有较强的游戏需要。

3、 儿童面临着“与家庭成员的纵向密切关系”向“学校成员横向关系”的发展。

儿童一入学,除了整个活动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外,极为明显的是他们所处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将他们作为社会正式成员对待。在学校的教学班里,他们是集体的正式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一切纪律,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等,他们要对自己负责任,要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取荣誉。学习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应尽的社会义务。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说明:了解小学生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学习心理、以及学生心理健康分年级的发展目标。对家长和教师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解决教师在教育中的一些困惑会有帮助,同时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各年级孩子的成长任务,有利于开展教育活动。

一年级:

一、一般心理特点

1、独自进入新环境: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

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过去听父母讲的一些事,现在可以独自去看,去听,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种新鲜感充满了孩子的头脑。

2、娇宠儿在增加:上学以后少数孩子还离不开妈妈,这是心理没有断乳的表现。这种孩子看不

见母亲会感到不安,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回到家以后马上换了模样,大喊大叫,恢复本来面目。孩子的心理离乳是普通家长感觉不到的问题。发现了也不知怎么处理,只是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学,回家也不准大喊大叫。这种反意志行为恰好给孩子增加了不安的心理成分。现实中这种问题是两种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为父母溺爱孩子,还应看到社会因素。由于社会安定性较差,孩子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家长不得不随时保护孩子。另外,居住环境封闭,活动空间减少,独生子女只能伴随在父母左右,客观上使孩子得到了过多的照顾,造成娇宠儿增多。

3、注意多变的事物:一年级学生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

多。有人认为孩子爱提问题是善于思考的表现,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这个特点,只不过有的孩子爱说,有的孩子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表达而已。

当孩子意识到“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时候,行为也会发生一些自觉变化。让他帮忙做一些事会很积极地响应,表明孩子开始明白一些社会责任了。

二、入学后的适应期。

小学一年级心理生理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