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高中地理Ⅰ的编写思路与教学指导(2)

时间:2025-07-09   来源:未知    
字号:

(二) 教材编写思路:

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组成、太阳常数、太阳辐射的能量转化以及太阳辐射与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关系等)和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两个层面,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材处理建议:

从太阳辐射的基本原理出发,说明太阳辐射的波谱特征、辐射过程以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明确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从案例分析入手,说明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法指导

1 教学方法:地理考察法(大棚农业、太阳能利用);地图分析法(太阳辐射波谱示意) 2 能力培养:地图能力(太阳辐射波谱示意);实践能力(大棚农业、太阳能利用观察);思维能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利弊析)。

第三节

(一) 课程标准要求: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 教材编写思路:

从地球自转(周期、时间和地球自转的意义)与公转(轨道、周期和地球公转的意义)两个层面,揭示地球运动的规律,说明地球运动的意义。

(三)教材处理建议:

从地球自传的客观存在,分析地球自传的特征—方向、大小、周期,说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运动物体的偏向、时间界定等;地球自转、公转→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地表热量等气候特征的区域差异→四季、五带形成。

(四)教法指导

1 教学方法:地理观察法(三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变化);地图分析法(地球自转与公转示意)。

2 能力培养:地图能力(地球自转与公转示意);实践能力(三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变化);思维能力(地球运动的意义)。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课程标准要求: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教材编写思路:

按照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性,将地球划分为内三圈—地壳、地幔与地核;按照地球物质的属性差异,将地球划分为外三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三)教材处理建议:

高中地理Ⅰ的编写思路与教学指导(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