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运作策略》复习资料第1章 绪论
《广告运作策略》复习资料
第1章 绪论
1、广告的内涵
(1)领会:广告的独特属性。一,它是公开的传播活动;二,它是建立在付偿基础上的市场交换行为。三,它是揭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四,它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循环过程。 广告的要素。1广告主;2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3广告媒介;4广告信息;5广告受众。 广告受众:即广告信息接受者的总称,包括读者、观众和听众。
(2)掌握:广告与宣传的区别。两者的最大差异表现在内容的甄别上,宣传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表现为政策、法规、成就、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价值观念、指导思想等,着力对人的思想、信仰、价值取向等发生作用,而广告的内容固然也强调思想性,体现出一定的政策意图和法制原则,也要表现一定的科学态度,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但基本的出发点却是为了展现具体、实际的某事某物。
(3)熟练掌握:广告与公共关系的区别. 公共关系的基本目的是建立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关系,树立和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和行为支持是三个主要的评价指标。差别是:一公共关系的主体只能是社会组织,而广告主可能是个人 ,如征婚、讣告等,只能由个人发布;二,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有举办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策划新闻事件、制作宣传资料、举办展览会、开展赞助活动,以及接待、谈判等事务性活动,开展广告传播只是其中一项;三、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往往强调高屋建筑,注重融合效益,立足于社会组织的长远利益,而广告传播却大多拘泥于一时一事,偏重近期利益。
广告与新闻报道的区别。一、在内容的选择上,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意义的事实的报道,既可能是正面的报道,又可能是负面报道,而广告常常以过去的事实作为传播内容,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侧重正面的,即讲优势、谈成绩、说前景。二、新闻报道由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以“第三人称”形式进行,广告是由广告主以“第一人称”形式发布相关信息。由于信息发布者与信息的表现者,前者是隔离的,后者是统一的,故两者的信力、效度和权威性不同。三、在媒介的择用上,新闻报道具有时新性和公开性的特点,故一般只能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相比之下,广告媒介有数百种之多,范围比新闻媒介广。其四,不能搞“有偿新闻”,而广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偿设计、制作、发布的。
2、广告功能及其价值实现
(1)领会:广告对受众的功能。
1、信息功能:报知功能、释疑功能、劝说功能;2、心理功能:激励功能 3、审美功能
(2)掌握:广告功能失调的几个方面。
1、大量粗制滥造的广告,阻碍了人们对其他社会信息的正常摄入。
2、虚假广告屡禁不绝,损害消费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3、有些广告损害了民族尊严;
4、部分广告存在迷信、淫秽、丑恶、暴力、恐怖的内容;
5、违反科学精神,信口雌黄,充当了反面教材。
6、部分广告含有歧视性内容,没有体现平等原则。
7、有些广告脱离大众实际,容易诱发贪图享受的思想倾向。
8、滥用文化资源,存在庸俗化的倾向。
9、部分广告违背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法律法规。
10、“黑色广告”污染环境,损害市容市貌。
(3)熟练掌握:广告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