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规律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一、油气藏类型储层和储层流体(油、气、水)是构成油气藏的主要要素
构造油气藏
圈闭形成条件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1、构造油气藏
油气聚集在构造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藏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刺穿油气藏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2、地层油气藏 地层沉积作用时形成的油气藏,即主要依靠不同时期 地层沉积的组合关系和岩性变化而形成的。
潜山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不整合覆盖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3、岩性油气藏 储集层的岩性或物性发生侧向变化,形成圈闭而产生 的油气藏。
透镜状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尖灭状岩性油气藏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二、油气藏的简化油气藏大约有几万个,几何形状各式各样、千变万化。 不可能将如此众多而复杂的油气藏类型一一简化,来满足建立油气
渗流研究的需要。从众多复杂的不同类型油气藏中找出它们的共性,才能建立
起油气渗流的普遍规律。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二、油气藏的简化油气藏剖面上的简化
层状油气藏
块状油气藏
层状油藏
我国目前发现的油气藏:
往往存在于海相沉积和内陆盆地沉积中 一般具有多油层、多旋 回的特点 单油层(小层) 砂岩组(砂层组) 油层组 含油层系9
层状油藏 块状油藏
层状油藏 按层划分水动力学系统
认为流动只是在平面上进行 纵向上流体的运动和物质交换
可以忽略不计
井
油层隔层
把层状构造油气层看层是一个等厚 度的薄板,叫做“平面等厚模型”。
L
条带状薄板
圆形薄板12
位于油层下方的水层(底水)或边部的水层(边水)与油藏周
敞开式油藏 (定压油藏)
边水体或地面露头有好的连通性,且油藏开采过程中有良好的水源供给 ,相当于在油藏供给边缘上保持一个恒定的压头, 这种油藏称为敞开式油藏。
敞开式油藏的 油藏边缘在水 平面的投影
供给边界
特点:供给边界压力不变
边 水
由于岩性变化或断层阻挡,位于油层下方的水层 封闭式油藏 与油藏周边的水体或地面水不连通,油藏开采过 程无水源供给,这种油藏称为封闭式油藏。
封闭式油藏的 油藏边缘在水 平面的投影 封闭边界
特点:油藏外流体不能通过边界进入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