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内容: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请你说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篮球是一项集体对抗性的项目,除具有一般运动的锻炼价值外,还能提高大脑综合分析能力与应变能力。竞争对抗的游戏形式,对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体育的情感,顽强拼搏精神,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心理的自我调控,培养团队精神,都有积极的意义。
双手胸前传球是篮球运动中队员间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是各种传球技术的基础,学好此技术对提高学生团队篮球活动质量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本教学内容在水平3教材中以球类游戏的形式出现过,但技术挖掘不深。本次课主要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基本动作,以提高篮球活动的质量,锻炼灵敏、协调素质。通过游戏性的教学练习,让学生体验篮球运动带来的愉快感觉,培养自信、自尊,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
重点:手形、传接球的用力顺序
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
教学过程:
一开始与准备部分
1. 课堂常规(宣布教学内容及要达成的目标,见习生安排等)
2. 原地运球游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项目“击否”节拍模拟练习(激趣助兴、活动身心)二基本教学内容
1.三人传球表演:
(1)三角形站立时相互传球(要求学生观察表演者手形、用力的姿态,对比自己,考虑有效性)
(2)二传一抢传球(组织:略)
(3)点评:按实际表演情况进行点评
提出问题:怎样传好球?
2.结合图片,教师完整讲示(突出要点:传球时蹬、伸、翻、拔;接球的八字手形与触
球收臂缓冲)
3.学生自由分组2~3人一组进行体验式练习(友伴型分组)
4.探究与练习:
(1)观察相邻组的同学练习情况,总结个人练习情况(教师顺道提示,讲解纠错。有错立纠,防止形成错误动作的定型)(2)集体纠错后再练习(易犯错误:传球时两肘外翻、出手用力迟缓。接球手形不对,
易手指向前)(3)提出问题:不同距离怎样传好球?有何区别?
(4)集体练习较远距离(约5米)的传球,练习中探索与总结答案
(5)教师巡指,语言提示动作要领:双脚蹬地,手臂用力,配合全身协调用力
5.游戏:五人一组,三传二抢(通过游戏练习强化技术,提高实战能力)
三结束部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