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的,对有效但有缺陷的错误是可以容忍的。对错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并不意味着任何错误都可以不纠正。在纠正错误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分清失误和偏误
失误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
(2)对偏误要分清轻重缓急,是全局性错误还是局部性错误,一般性错误还是严重性错误。
(3)要注意纠正偏误的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不影响学习者的交际,不要制造紧张心理。
22.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有何特色?
【答案】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汉语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即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研究“对外汉语”与研究作为母语的汉语在目的、内容、方法、手段上均有很大的差别。
(1)旨在培养外国友人的汉语交际能力
研究对外汉语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与韵律,了解汉语词语用法与搭配习惯,明白造句原理与句子组装规则以及正确、得体的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2)内容上要求阐明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共通之处并揭示汉语的独具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特别应点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3)研究方法多用语言对比分析、教育测量与统计等
这种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研究,体现了本学科的研究特点,是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
五、论述题
23.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近年来有何重大进展?
【答案】近十几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迅速,无论在学习人数、教学规模还是在师资队伍、教材编写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上都有了新的思路,在研究成果上更加体现了学科的特色。其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论上探索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
(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
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对特殊对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密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研究对象,朱德熙(1989)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无法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