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 及案例分析2010年4月21日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 三、案例分析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 严重危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 影 响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中毒 重大职业中毒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福建省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成图 1.3 1.3 24.4传染病疫 情 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
73.1
环境卫生 事件
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组织准备 核实诊断 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建立病例定义 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描述性分析(三间分 布) 建立并验证假设 采取控制措施 完善现场调查 报告交流反馈
1.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组成现场调查组 明确调查目的和具体调查任务 相应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 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 必要时还应增加其它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职责分工 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调查组在现场的调查工作 调查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
必需的装备调查表、调查器材 现场预防控制器材 采样设备、试剂 现场联系资料和器材 电脑、照相机和个人防护用品 适合的交通工具
前往调查前需要了解了解本次事件概况:“首例”病例或“首诊”医生 已经开展调查情况(方法、结果) 已撰写的调查报告,上报反馈情况 采取的初步措施及效果
了解调查中已或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
2.核实诊断目的 在于排除 –误诊 –实验室检测错误 方法 –访视病例 –查阅医疗记录 –核实实验室检测结果
核实诊断内容收集病人基本情况,简单描述流行 收集病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综合 分析作出判断
3.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3.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1.敏感的疾病监测系统建立基线资料(baseline) 将观察到的数量与基线作比较,是否超过既往的正 常水平 2.参照国家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进行判断
4.建立病例定义 建立病例定义四项要素 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 人间分布特征 临床表现/或实验室信息
病例定义的应用原则简单、易用、客观 分层次疑似病例、可能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 例
现场调查的不同阶段早期-“宽松”敏感性高-发现更多的病例-控制 中期-严格、特异性高-病因研究 后期-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的目的
病例定义确诊病例:2009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 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血清
学检验麻疹 IgM阳性。 可能病例:2009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 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 疑似病例:2009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 发烧的学龄儿童。
5.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5.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目标努力找到所有可能的病例 排除非病例
建立病例定义 进行系统的搜索 利用多种信息源 列出病例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