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杨素珍论文(2)

时间:2025-07-14   来源:未知    
字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土家文化的重要作用 淇滩镇联桥完小 杨素珍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土家文化”课题研究实现了研究方案中提出的“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新途径,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的研究目标。

通过三年的教学尝试,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在土家族学生的聚居区,土家文化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无以替代的作用。

一、土家方言将有助于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理解。

由于学生生活在土家族聚居区,他们所接触的人物大多使用土家方言,老师在让学生从方言过渡到普通话的同时,便可利用方言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如:九义务教育教材第七册《爬天都峰》一课中有这样一句:“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学生对“石级”一词难于理解,其实,对山里的孩子来说,“石级”是司空见惯,老师便可告诉学生,我们方言中说的“石梯步”便是“石级”,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石级”一词,这远比让学生去查字典,去记忆“石级就是用石头砌的台阶”要形象、直观得多。再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2册《柳树醒了》中有一句:“小柳梢啊,绿了!”学生对“柳梢”一词的理解,我们也不必让学生去记忆“柳梢就是柳树的顶端”,可直接用方言告诉学生:柳梢就是柳树颠子。

二、土家文化中优秀的谚语、俗语、谜语、对联等将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土家人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众多的奇言妙语,如土家谚语、歇后语、俗语、惯用语、谜语、笑话,这些语言或风趣幽默,或具体形象,或寓意深刻;或夸张,或比喻,或联想,在日常生活中随处皆是,学生往往在捧腹大笑中丰富了语言。特别是我们学校编辑了校本教材《土家文化》,书中有许多土家儿歌、土家山歌、土家方言、土家特产、土家工艺等,为学生阅读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读物,这必将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三、土家儿童生活中的事、物、景、人将为学生的口语交际、习作训练提供丰富的素材。

口语交际、习作训练是要有素材的。孩子们生活在土家族聚居区,这里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也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它必将成为孩子们口语交际、习作训练的素材,也只有充分地利用了这些素材,口语交际、

杨素珍论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