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目的
为了加强切削液的管理,使切削液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收及使用,实现公司节能降废的质环方针,同时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使用切削液进行润滑及冷却的场所。 3.0 职责
切削液管理员:负责切削液的配制、浓度测量及确认是否需要添加切削液,负责切削液回收池中切削液的防变质工作及防泄漏工作。
操作员:负责维护所操作机台的泄漏;负责及时向切削液管理员申请添加切削液。 行政部:负责对变质的切削液及其它相关危险废弃物的处理。 4.0 定义
全新切削液:直接向切削液原液中按1:20的比例加入清水配制出的切削液。
回收切削液:向经使用后还可继续回收使用的切削液中加入切削液原液后配制的可满足使用要求的切削液。 5.0 切削液的使用
5.0.1使用前,切削液管理员应详细了解该种切削液的使用要求及配制比例。如果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切削液
使用,需对原液和使用机台进行标识,不得误用。
5.0.2切削液的使用中,如有问题,操作员需立即向切削液管理员汇报,由切削液管理员向生产部经理提交书面报
告,以便及时处理。
5.0.3全新切削液的配制
5.0.3.1配制时,原液比例过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原液比例过低会达不到切削过程中相应的效果,直接造成断
刀、加工粗糙等现象。这两方面都会直接导致制造成本上升,故切削液的配制非常重要。 5.0.3.2切削液原液不得直接使用,需兑水配制使用。 5.0.3.3配制时需掌握好兑水比例,兑水比例控制为:
原液与水的兑制比例为1:20,(即如原液为10升,那么就要加200升的水去配制),兑制后需搅和均匀。 5.0.3.4配制好的切削液需使用浓度仪进行浓度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测试结果需记录于《切削液浓度
记录表》。
5.0.3.5浓度仪由切削液管理员保管。 5.0.4切削液浓度的控制
5.0.4.1机台使用切削液浓度的控制
正常浓度为4-6。
5.0.4.3回收切削液浓度的控制
回收切削液严格控制浓度为3。 5.0.5切削液的添加
5.0.5.1当切削液使用一定时间,浓度已不能达到使用要求,或是当切削液不足量或杂质过多时,需向机床内添加
入切削液,以便有效地控制机台的浓度。
5.0.5.2当产品粗加工的机床切削液的浓度低于3时或产品精加工的机床切削液的浓度低于4时,需向机床内添加
切削液。
5.0.5.3对于加工精加工工序或其它对润滑要求高的工序的机床,必须添加全新切削液,不得添加回收切削液。 5.0.5.4对于加工开粗工序或其它对润滑要求较低的工序时,需加入浓度为3的回收切削液。
5.0.5.5添加切削液由操作员通过加工过程中手对切削液的感觉,初步判断切削液浓度是否偏低,若感到偏低就通知
切削液管理员再进行确认。切削液管理员在确认后,配制好切削液,交付于操作员,由操作员将配制好的切削液加入机床。严禁直接向机床内加入切削液原液和清水。
5.0.5.6每次添加切削液前后均需对机床内切削液的浓度进行测试并记录于《切削液浓度记录表》,只有当切削液
浓度经测试在正常浓度范围之内方可投入使用。
6.0切削液的回收使用
6.0.1为提高切削液的利用率,对切削液采用回收处理后二次投入使用。 6.0.2切削液进行回收使用处理之前,由切削液管理员对切削液浓度进行测量。
6.0.3对于浓度达不到使用要求但未变质的,将飘浮在表面的导轨油及杂物分离去除后装入切削液回收池内回收使
用;对于已变质的切削液,不得回收使用。
6.0.4已变质的切削液以及从可回收使用的切削液中分离出的导轨油、杂质等作为危险废弃物处理。 6.0.5对于可回收使用的切削液应做好防变质、防泄漏工作。
防变质:将送气管道接入切削液回收池中向切削液打气,加大分子间的活动力,以防切削液变质造成资源浪
费。
防泄漏:当下雨时,用顶盖将装有切削液的回收池封住,以免雨水直接流入池内。 7.0切削液的周转要求
运送切削液需使用专用的切削液胶桶,切削液胶桶不得和周转产品的胶箱混用,以防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运送切削液的过程中需注意,不得将切削液洒落,若有洒落,依照《化学品防泄漏演习计划》中的操作步骤执行。
批准: 审核: 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