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 工作安排
教育科学学院
201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2010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教育科学学院将始终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线,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创建宗旨,广泛深入地开展“建文明学院、创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一、指导思想
教育科学学院始终努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主导,重点加强党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努力做到重点突破、协调发展,全方位构建学习型学院,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推进学院各项工作获得新突破、新发展。把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积极配合学校党委、行政部门推动改革及各项事业的发展,维护校园稳定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员意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参与”的原则,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广大师生共同参与。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全体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做到求真务实,注重实效。
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 工作安排
(四)坚持与学校建设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各项改革和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同学院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贯穿并落实到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之中。
三、工作目标
围绕学校工作中心,以培养“四有”新人和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重点抓好进入“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活动,以优势为动力,以变化为起点,以发展为主题,以特色为标志,配合校党委、行政部,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努力用切身实际行动,造就会学习,会创新,会合作,会做人的一代新人,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彰显人文的校园环境,保持教育科学学院文明单位称号。
四、主要任务
(一)发挥党的政治核心、领导核心作用,统筹推动学院各项事业
(1)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以制度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
1、成立学院层面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总支书记任组长,副院长和副书记分别任副组长,党政办、学工办、团总支和系室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2、针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制定合理详细的工作开展计划、年终工作总结,领导班子定期研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 工作安排
3、完善和落实党建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学院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规范党支部日常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党内各项规定,不断完善党支部建设。扎实有效配合学校各部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4、定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积极探讨精神文明建设新思路、新方向,与会人员要做好详细会议记录。
(2)重点抓好学院师生理论学习
1、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评优为激励深入开展党建活动。重点抓学习型组织的针对性建设,学院制定学习型组织建设规划,组织师生共同学习理论,为各支部统一购买相关学习材料,各支部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计划。
学生支部注重从宣传党的精神,学习新党章,增强党性修养,培育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进行教育引导。教工支部结合学科和专业优势注重党建理论研究与学习,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参加党建理论研讨,撰写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丰富党的理论建设。
2、学院党总支将继续按照校党委的要求和安排,定期开展中心组集体学习活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加强班子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全院定期学习制度,积极组织全院教职工学习两会精神以及党建最新成果,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我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 工作安排
(3)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团结协作,加强作风建设
1、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对待各项工作,务必求真务实,一切从学校工作的实际出发,不盲目跟风,不搞“花架子”,认真解决师生员工的各种实际困难。
2、转变工作作风,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生活,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3、改进领导作风,做到民主集中、严守纪律、依法办事,自觉将学院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置于党员和师生员工的监督之下。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提高师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学院常抓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学院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可以有效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利于保证学院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