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高中美术_第二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学情(10)

时间:2025-07-08   来源:未知    
字号:

3.2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评测练习

诸城繁华中学

尝试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并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挑选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特点的照片,试说你的理由。

究、尝试动手等学习方法,按感受——分析研究——理解接受——审美获取——主动表现的学习过程,完成自我肯定的自画像创作的过程。但是这些对于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要达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法上我采用了设疑提问、作品欣赏、组织讨论、平等对话、小结归纳、图形示范等,让学生对于美术家创作自画像的意念和表现形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但基础差距很大所以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应该简化一些不必要的部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再轻松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处理的就是美术家如何看待自我的问题?教师通过讲解和学生互动讨论课本中的三组美术作品,来理解美术家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表现之间的联系。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幻灯片展示不但有艺术家的介绍及创作来源,还配置了这些作者的经典艺术作品,使教学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貌,使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有了比较直观的欣赏,并在适当位置设置了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畅所欲言,融入其中,这样即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课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分析能力。从实际教学来看,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节课主要采用“比较鉴赏法”、提问法、讨论法、观察法等。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理论依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对此课的教学,应该把其中的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查找原因,效果应该会更好些,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创作灵感。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课程标准的分析:

《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其编写的结构和基本思路上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从文化的角度思维,在生活的境域里发现。如何理解这一编写思路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对于一个高中美术教师用好教材,使高中美术课程中这一最重要的模块教学有特色、有深度,是特别重要的。

本教材分为上下篇:上篇是鉴赏方法和美术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下篇是与自我、社会、自然相关联的一些主题研究。本课是教材下篇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美术与自我、社会这一章节中的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内容主要处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和社会的关系。专题性质的研究,是对教材前一部分内容的升华。所以本人在教材处理上,做了

高中美术_第二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学情(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