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9)

时间:2025-07-07   来源:未知    
字号:

循环经济

有效的法律法规实施的后效评估机制。现行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中的一些制度,其着力点是末端治理,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污染防治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体制。发展循环经济在推动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方面的一个重要基础,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建立不易回收的废旧物资回收处理费用机制等,这些都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激励。但我国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回收处理体系和费用机制。政策可操作性差,与相关法规衔接不够、执行成本高、缺乏执行基础。有效的激励政策、回收处理体系和合理的费用机制尚未建立。一些政策还存在执行走样的问题。

(五)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目前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同时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我国的废物和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虽然已经有了基础,但却是技术含量低、废旧物资被降级使用,没有发挥循环经济的最佳效应,也没有与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的有效保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循环经济的政策和理论研究已滞后于实践。

(六)尚未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行动的运行机制。工作体制不顺。循环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及消费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方各部门的协调一致。目前,在这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之间分工和管理职能不明确;有些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执行主体消失了,有些主管部门的职能交叉和重叠。再生和循环利用市场秩序混乱,缺乏有效监管。

总之,尽管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障碍,需要开展研究,为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供具体思路、方案设计和制度保障。

四、对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循环经济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应当结合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特点,用发展的思路解决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