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习题...有错的地方望指出~
B、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C、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D、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E、本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必然等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10.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包括( ABCDE )
A.产品成本组成不同 B.在“产成品”存货估价方面存在区别
C.确定经营损益的程序不同 D.在“在产品”存货估价方面存在区别 E.在盈亏计算方面存在区别 11.混合成本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BC )。
A.半变动成本 B.阶梯型混合成本 C.延期混合成本 D.非制造成本 12.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成本性态具有以下特点( AB )。 A.相对性 B..暂时性 C.可转化性 D.不变性 四、判断题:
1、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
2、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若业务量最高点、最低点与成本最高点、最低点不一致时,高低点坐标的选择以业务量为准。(√ )
3、完全成本法揭示了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的正常关系。( ×)
4、利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计算结果最精确,但计算工作量最大。(√) 5、当期末存货量为零,期初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利润必定大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利润。( ×) 6.成本性态可分假设是指一切成本都可以按其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成本的划分是绝对的。(× ) 7.阶梯型混合成本的最大特点是混合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呈现出阶梯型的变化趋势。(√ )
8.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和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态都将存在,超出这一特定范围,成本的性态一定会发生变化。(√ )
9.完全成本法下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补偿是由当期期末未销售产品与当期已销售产品承担着不同的份额。(√)。 10.变动成本法下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补偿是由当期已销售产品承担。(√ ) 五、计算题
1.资料:某企业2005年1~6月份某项混合成本与有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利用高低点法分解该项混合成本,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性态模型。
(2)利用回归分析法分解该项混合成本,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性态模型。
a=y1-bx1=700-5.14×100=186 成本性态模型:y=186+5.14x (2)回归分析法
求得∑x=800 ∑y=5420 ∑xy=741800 ∑x²=110400
b=(n∑xy-∑x∑y)/(n∑x²-(∑x)²)=(6*741800-800-5420)/(6*110400-800²) =114800/22400=5.125
a=(∑y-b∑x)/n=(5420-5.125)*800/6=220 成本性态模型:∑y=220n+5.125∑x (3)当x=160 y=186+5.14*160=1008.4
105000元进行分析,各类成本的组成情况为:
变动成本总额 52000元 固定成本总额 38000元 混合成本总额 15000元
要求:(1)以高低点法将制造费用中的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2)若该企业2005年7月份预计产量为59000件,其制造费用总额应为多少?其中,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和混合成本总额各为多少? (1)
低点: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低点业务量=52000/4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