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再读课文,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报告答案
(让学生继续担当小小科学家的角色,把学生进一步带入研究太阳,深入了解学习资料的情境中。)
第一段:
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你们这些小小科学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吗?(学生回答,教师将数字填入表中。)
2.指点:从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上说太阳的远、大、热是通过什么来说明的?
(板书:列举数字)
对资料中数字比较多的,可以列表,将数字一填,就一目了然了。
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数字来说明的?还用了什么办法?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后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指点。
①引用传说。(板书:引用传说)
谁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个关于太阳传说的故事?(《后羿射日》)谁能说说。
如果这里不用传说,光用数字,这三节课文就变为:
太阳离我们很远,有一亿五千万公里。
太阳很大,有130万个地球大。
太阳很热,表面温度有6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文章这样写,你们觉得怎么样?(文章用数字说明,一看就明白,其中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样一比,就非常具体,感到太阳大极了。但光用数字,比较枯燥。课文引进传说,就生动多了)
(这样教学既了解了写法,又强化了学生学习兴趣。)
②指点:传说是流传在民间口头的故事。研究科学非常讲究科学性,必须说明它的实质。这儿在传说以后,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揭示实质?(其实)文章中引用传说,引人入胜,接着用其实一词揭示实质。
(板书:觉得实际上)
③说太阳,怎么又说了地球,说了钢铁呢?(突出抵得上变成汽等词语)
(板书:进行比较)
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所说明的事物。
④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相互关系上思考问题。太阳的大、热、离我们远这三大特点,与我们的地球是相互联系的,你们要做科学家,阅读资料时,就得认真思考,自己先思考一些问题。
例句:(出示句式:因为……所以……)
太阳虽然大,但因为远,所以看起来很小。
太阳虽然热,但因为远,所以烧不死地球上的生物。
因为太阳大,所以整个地球太阳都照得到。
因为太阳热,又离我们远,所以太阳光使找们感到温暖。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识记繁殖蔬菜煤炭细菌估计野兽治疗水蒸(zh5ng)气
2.书写带点的生字,并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听写。
突出殖右边是三横;蔬右下不是荒;炭下边是灰;
二、讲读课文
第三段
1.提示:大家都分析得很好,具体说来,太阳与人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好好研究。现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2.你们自己读第二部分,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
提供句式
A.有了太阳……
B.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出示两种句式,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以体现因材施教。)
3.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4.指点:第四自然段先正面说,有了太阳……再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太阳……就……说明了关系的密切。用看起来……其实……从现象说到实质。
5.提问: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用哪一句话来概括?书上把这一段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写在这一段的开头,这叫段首概括。我们刚学的《威尼斯小艇》中船夫的技术非常好也是这样。(板书:段首概括)
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话,它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自然段的内容。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照理关系不大,这里意思转折,所以用上虽然……但是……。
6.朗读全段。齐读第一句,以下几句轮读。
第三段
第二段说了太阳与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关系怎样呢?我们学习时可以用箭头标明,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别出示两组卡片。
1.太阳 水 雨 雪 水蒸汽 小水滴 云
2.太阳 热量多 热量少 热 冷 风
第四段
是全文的总结。
指名读。齐读。(突出没有……就没有……)
三、创设《太阳》的小型展览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
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987年9月23日,在我国看到罕见的日环食,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太阳,我们这些小小科学家,举办一个关于太阳的小小展览会。展览会用多种形式,用图画,用幻灯,还有动画演示、介绍、说明太阳与人的关系,这是展览会主要的部分。现在请一人扮演动画中的太阳公公,一个扮小朋友,两人对话。小朋友提问,太阳公公回答,帮助小朋友认识太阳。
同座对话。(全班进行分角色普遍训练)
指名扮演讲解员。
动画表演
(此时创设情境需具有综合性,不仅要巩固本课学得的知识,加深印象,而且能灵活运用,培养能力。创设展览会情境,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尤其 …… 此处隐藏:69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