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咏梅花,画家画梅花,作家写梅花,花匠种梅花。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一直流传着梅花的品格,不畏风沙,不惧风寒,从来不肯低头折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古至今,我们中国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物:岳飞、朱自清、李白、钱学森······他们像梅花一样,从来不惧风寒,不畏风欺雪压,不肯低头折节。
梅花是我国最有名的花之一,雪地里,行人一看便会不由自主地说:“啊,是梅花!”是啊,在茫茫的雪地中,梅花是那样的夺目,那样的耀眼。洁白的雪粘在梅花上,显得那么有诗意,那么美。
过去,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在自己女儿的名字里加个“梅”字,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像梅花那样的精神。
我爱梅花,更爱梅花那坚强不屈的品格。
大雨后,方见绚烂彩虹,寒风后,方见雪中傲梅,绝境后,方见展翅雄鹰……人生未尝不是如此,总要历经种种磨难,方能“修成正果”。
花丛中,蝴蝶翩翩,穿梭于花中,尽显妩媚。蝴蝶的美丽,众人尽知,然试问诸君:“化茧成蝶之痛,又有何人能忍?”,这么巨大的痛苦,蝴蝶却能忍受。这是为何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是那坚韧不拔的毅力,让它坚持下去,是因为它渴望成长,使痛苦化作了晶莹蝶翼、曼妙舞姿,实在令人瞩目。
蝴蝶之艰辛,我虽比之不足,却也深有同感。五岁那年,父亲为我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我迫不及待地想骑一骑,在我的央求下,父亲带我到小区里练习骑车。第一次骑车时,我似乎沾满了“霉气”,车总是摇摇晃晃,没骑一米,便摔了个“狗啃泥”。但我并没有气馁,在父亲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练习了一次又一次,在无数次跌倒后,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成长过程中,固然有风雨,有坎坷,但只要坚持不懈,奋勇前进,怀着一颗向往成长的心,那么,在化茧成蝶的那一刻,就是我们最辉煌的时刻!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每当我听到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这首诗,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含苞待放、花香四溢的情景,就会被它的品格所吸引、所震撼。
去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早晨,我和爸爸下楼去欣赏雪景。走着走着,我发现小区的花坛上有一团团粉红色和黄色的花朵,我当时心里一惊,天这么冷,别的植物叶子早都掉光了,这是什么植物,居然还能开花。走近一看,它细细的枝干上,粉红色和黄色的花苞悄悄探出了小脑袋,好像在努力地挣扎。我问爸爸这是什么植物,爸爸笑着对我说:“这就是梅花,它和竹、松称为岁寒三友。别的花,大多数都在春回大地时才开花,可它却和它们不一样,越是风欺雪压,寒冷刺骨,这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气味越芬芳。”听了爸爸的话,我想起了我们国家也有许多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物:岳飞、朱自清、钱学森,他们像梅花一样,从来不惧风寒,不畏风欺雪压,不肯低头折节。是啊,在茫茫的雪地中,梅花是那样的夺目,那样的耀眼。洁白的雪粘在梅花上,显得那么有诗意,那么美。
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顽强精神把我深深地感动了,我要向梅花学习,学习它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品格。
苍劲古雅、傲霜斗雪的梅花,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神之花。它承载了“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的思念,“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持,“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哲思……对我来说,梅还曾经给我以深刻的启示。
我曾经在一篇写梅花的文章中读到这样的话:“它不与百花争芳斗艳,但它为人类献上了新鲜可口的梅子,为人类贡献出自己仅剩的全部力量……”读过之后,我不禁产生了疑惑。樱花的果实不是樱桃,梅花谢后开放的果子会是梅子吗?
我询问了同学,他们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于是我查阅资料,得知我们平时吃的青梅、梅子、酸梅都属于果梅,是蔷薇科李属植物,而观赏用的梅树虽同属于蔷薇科,却是梅属植物。所以,结梅子的梅树和用来观赏梅花的梅树严格来讲并不是同一种植物。而腊梅和它们更不属于相同类别,它是腊梅科腊梅属的植物,且只有黄色的花朵。梅花与青梅虽都有“梅”一字,此梅却不同于彼梅。文学创作可以虚构,但作品中的科学事实却不应出现错误。在作出判断时,也不可望文生义,否则便容易误导他人。
我的故乡梅州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可惜因为搬家,我对于故乡的了解并不深,唯一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那里的市花——梅花。
梅花是淡粉色的,既芬芳又清秀。它既没有牡丹的高贵,也没有荷花的脱俗,但它仍然深受人们赞颂。因为在寒冷的冬天里,它凌风傲雪,迎寒怒放,在冰雪中绽放出了坚忍不拔,绽放出了顽强奋进。
众所周知,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许多身在异国的华侨用它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古往今来,更有不少文人墨客 …… 此处隐藏:14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