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不大于0.010%,优质钢〔S〕不大于0.005%。1994~1995年要求进一步提高:70%的产品〔S〕不大于0.015%,50%的产品〔S〕不大于0.010%,28%的产品〔S〕不大于0.005%,10%左右的产品〔S〕不大于0.002%〔11〕。日本80年代中期后,产品实物质量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上述质量水平的钢,无疑必需进行铁水预处理,日本六大钢铁企业转炉钢厂均配备了三脱设备(有报道14个厂配备了三脱)。美国钢铁工业在困难时期就是靠与日六大钢合作,提高了技术水平摆脱困境的。
4.1.4 铁水预处理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美国内陆板材公司在分析了现场条件下从高炉到钢包各阶段脱硫费用后发现,转炉中脱硫费用最高,铁水脱硫费用最低。
采用铁水脱硫后,高炉铁水含硫可以放宽要求,从而高炉炉渣碱度可以降低,如从1.2降到1.06,焦比可降36kg/t,生产率提高13%。宣钢使用结果是:焦比降低20kg/t,增产5%,一级品率从20%增至80%~90%,吨铁效益10元以上。冷水江铁焦总厂采用铁水脱硫后,经济效益100万元/a以上。
用处理后的铁水炼钢,可减少熔剂加入量,进行少渣(或无渣)炼钢,减少了熔剂消耗,也减少了铁损,炉衬寿命提高;缩短吹炼时间,可提高生产率。SRP工艺表明,熔剂消耗几乎减少一半。NKK福山厂渣量从100kg/t减至30kg/t,冶炼周期缩短 2~3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