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C管理知识大全 最全的PMC知识
制系统,并且当情况发生变化而需要修改计划时,它又是重新排产的手段。它能保证满足供给所需物料的同时,使库存保持在最低水平。
MRP的特点与原理
MRP主要特点是:需求有时间阶段性,要推算不同层次物品的需求量,按计划发出订单和重新安排产能。需求的时间阶段性就是必须完成各项作业以满足在总生产计划中规定的最终物品的交货日期。MRP是以最终产品开始,编制出所有较低层次需求品的必要进度计划。准确制定计划订货发出量和订货时间。当作业不能按期完成时,MRP可以重排计划订货量,以便按实际情况安排优先次序。
MRP与库存控制
MRP最初是由生产库存物料控制发展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最终扩展到营销、财务和人事治理方面,形成制造资源计划MRPH。MRPll是以生产控制和库存控制为重点,反映扩展生产资源计划的范围。营销和财务是与制造计划相互影响的两个最引人注目的区域。MRPⅡ系统克服了MRP系统的不足之处,在系统中增加了生产能力计划、生产活动控制、采购和物料治理计划三方面的功能。生产能力计划功能是以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出作为其输入,根据计划的零部件需求量和生产基本信息中的工序、工作中心等信息计算出设备与人力的需求量、各种设备的负荷量,以便判定是否有足够得生产能力,如发现能力不足,就进行设备负荷调节和人力补充;假如能力实在无法平衡,则可以调整产品的生产计划。
JIT运作模式下的“零库存”控制运作理念。“零库存”是一种生产运作,通过降低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再降低库存——再暴露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良性性循环。
90年代出现的供给链治理的概念,库存控制也同样有了相应的特点——供给商治理库存。VMI治理系统的原则:
合作性原则。在实施该策略中,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给商和用户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
互惠原则。VM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关于减少成本的问题。通过该策略使双方的成本都获得减少。
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责任,观念上达成一致的目标。如库存放在哪里,什么时候支付,是否要治理费,要化费多少等问题都要回答,并且体现在框架协议中。
连续改进原则。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费。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采购和库存治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订货点法是至今能够应用于独立需求物资库存治理的惟一方法。订货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订货点法的一个变化形式是“双箱法”。但订货点法的缺点是它使库存太高,库存费用太大,因此适用于低值物资的库存治理。
MRP法适用于相关需求物资的采购,优点是对于复杂产品的物资相关性需求通过计算机的精确计划和计算,可以使所需采购的物资按时按量到达。但由于MRP方法属于是一种推动式的采购和库存治理方法,因此库存也相对较高。同时由于MRP系统要求的输入信息多、操作规范、数据库更新及时,因此加大了MRP库存治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
JIT和VMI是供给链治理下有效的库存治理方法。它们的优点是采用订单驱动的方式,订单驱动使供给与需求双方都围绕订单运作,信息高度共享,也就实现了准时化、同步化运作,因此在降低库存、优化供给链运作成本上效果显著。JIT和VMI库存治理策略是以供给链企业间的协作性战略伙伴关系为基础的,体现了供给链治理的协调性、同步性和集成性。两者的区别在于JIT是由客户自己治理库存,而VIM/是由供给商按照协议决定什么时候给客户补充库存、补充多少。两种库存治理方式都能有效地降低库存,具体选择何种方式要根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DRP是配送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的简称。它是流通领域中的一种物流技术,是MRP在流通领域应用的直接结果。它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高度问题,达到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DRP的原理
DRP在两类企业中可以得到应用。一类是流通企业,如储运公司、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流通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