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
3)沉管隧道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预先在岸上形成干船坞,厂制成作为隧道主体的一段段箱结构(一般箱体长度为80m~120m,断面为矩形),箱体两端先临时密封,然后放水进入干船坞内,箱体上浮拖运至海(河)面设计轴线处,对箱体两侧附箱注水,使其下沉,沉放至已预先疏通好的海(河)床设计标高处,然后与先行沉放的箱体进行对接,施作止水工程,将每段箱体连接起来,并打开箱体临时密封门,从而形成水下沉管隧道。
目前,国外在江河湖海修建通道时广泛采取水下沉管隧道的方式,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我国台湾省于1984年建成了高雄海底沉管隧道;香港已在维多利亚港建成了三条海底沉管隧道。目前,由我国交通部海上救捞局继香港东区沉管隧道建成以后,现又在施工西区沉管隧道。1994年广州珠海公路、地铁合用的沉管隧道建成通车;1995年又建成了宁波甬江沉管公路隧道,质量均很好,做到滴水不漏。珠江隧道的五节管段(每节宽33m,高8m,长90—110m,三孔,全长457m)的浮运、沉放和安装,仅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甬江水下隧道攻克了沉降不均的软土地基,有严重回淤,流急、漩涡和越过过江输油管等十分困难的环境条件,使我国沉管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现已创造性地应用暗挖、盾构和沉管三种基本施工方法,建成了5条水下隧道,质量都达到了优良。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水下隧道修筑技术水平还落后。
5.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
近10年来,依托于青海大坂山隧道的高海拔隧道防冻防水技术,依托于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的高地应力处治技术,依托于重庆真武山隧道、深圳大梅沙隧道的大跨度扁平隧道设计施工技术,依托于福建京福高速公路隧道群的连体隧道、近间距隧道设计施工技术,依托于浙江大溪岭隧道、猫狸岭隧道、景山隧道的竖井送排式纵向组合通风技术、逆光照明技术、总线监控技术等,以及围岩监测非确定性反分析技术,公路隧道CAD技术,数据库与图库管理系统技术等均获得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强有力地支撑了公路隧道建设。
5.1 二郎山隧道与岩爆研究
二郎山是川藏公路西进青藏高原的第一座大山隘卡,总投资四亿多人民币,于2000年12月建成通车。
二郎山公路隧道是我国目前埋深最大和最长的公路隧道之一。隧道长
4161m,隧道最大埋深达760m。工程按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30Km/h;主隧道横断面建筑限界为:最大高度7.0m,底宽9.0m,单洞双车道;平面线型为直线,隧道纵断面为人字坡,采用平导通风。平导横断面规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