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为省高校文明楼栋,320多间宿舍被评为校级文明宿舍;加强文明礼仪传播,开展“文明礼仪倡议周”、“校园文明大家谈”征文活动、“文明礼让,排队上车”等280多次倡议活动。二是大力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感恩国家、感恩党、感恩社会以及感恩长辈为主题,坚持基层团组织“六个一”的活动要求,即各系团委通过发出一份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倡议书;举办一场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或宣传活动;组织一次感恩主题征文、歌咏、专题报告会或演讲比赛;组织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召开一个感恩主题讨论会;开展一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或文艺晚会,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感恩风尚。坚持团员青年“六个一”的活动要求,即要求每个学生参加一次感恩主题班会;参与一次感恩主题文体活动;聆听一场感恩主题报告会;践行一次感恩实践活动;撰写一篇感恩心得体会;寄送一封家书或明信片,让学生会主动参加感恩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三是大力推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将志愿服务作为在校生“必修课程”,大学生志愿者注册率提高到90%。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突出师范特色,建立教育帮扶机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秉承奉献精神,完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水平;践行环保理念,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关注健康生活,开展健康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提高服务水平,深化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结合机制;响应祖国号召,切实做好大学生西部计划、服务欠发达地区工作。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师范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品质,也使师范生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专业技能,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师范人才。四是持续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自2006年以来,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感动人物的评选活动,产生了一批校园里自强自立、拼搏进取、勇于奉献的优秀学子,形成了先进典型示范效应,感召和激励在校学子,推动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为加强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供了良好助力和坚实基础。五是培育闽南特色校园文化。学校立足闽南区位特色,注重挖掘闽南文化资源,打造形成“布袋木偶、大鼓凉伞、南音弹唱、民俗研究、芗涛话剧”等五大闽南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在传承创新闽南文化过程中,汲取优秀的文化养分,提升师范生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六是打造“两赛”促练品牌。“两赛”即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和非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至今,闽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已连续举办18届,非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已连续举办10届,参赛人数达2万余人次,获奖人数4千余人次。通过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规范汉字书写、讲课、评课、朗诵、辩论以及写作类、艺术类比赛项目,把“两赛”与教学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师范生教育的全面推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过18年的实践,“两赛”成为全校最大的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闪亮品牌。实践证明,“以赛促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也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在师范生养成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闽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养成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师范生服务基层的意识和教师职业使命感明显增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明显提升,师范生每年省内教师招考录取率均居全省高校前列,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基础教育一线的合格教师,涌现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中小学教学名师和教学骨干,为福建省特别是闽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师范生教师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对照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师范生教师养成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