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第十一讲 明清史学:经世与考据(上)(11)

时间:2025-07-07   来源:未知    
字号:

第十一讲 明清史学:经世与考据(上)

之属,尽录之" 及海内碑铭志状表传之属,尽录之",网 罗洪武至嘉靖年间明宗室,勋戚, 罗洪武至嘉靖年间明宗室,勋戚,内阁以 下文武百官以及隐逸之士, 下文武百官以及隐逸之士,宦官的碑传材 兼及少数民族及周边国家的记述, 料,兼及少数民族及周边国家的记述,所 记人物, 68门分类 征引皆注明出处. 门分类, 记人物,依68门分类,征引皆注明出处. 48

资料丰富

–从洪武至嘉靖的十二朝的训录、方志、野史、神 从洪武至嘉靖的十二朝的训录、方志、野史、 从洪武至嘉靖的十二朝的训录 道碑、墓志铭、行状、别传等原始史料. 道碑、墓志铭、行状、别传等原始史料.大多数 人物传记,都注明引述之书. 人物传记,都注明引述之书. –该书搜罗甚广.万斯同修《明史》时,曾利用它 该书搜罗甚广. 该书搜罗甚广 万斯同修《明史》 与官修实录对勘,并说"可备国史之采择者, 与官修实录对勘,并说"可备国史之采择者,唯 此而已" 乾隆中叶的《明史考证》 此而已".乾隆中叶的《明史考证》,多据该书 以校《明史》. 以校《明史》

缺点: 缺点:

–由于其征引庞杂,而碑文、墓铭往往阿谀死者, 由于其征引庞杂,而碑文、墓铭往往阿谀死者, 由于其征引庞杂 稗官、野史又每多失实,故其史料价值高低参差 稗官、野史又每多失实, 需要考订区分. ,需要考订区分.

49

(7)谈迁《国榷》 谈迁《国榷》

编年明史,104卷 加上卷首4 编年明史,104卷,加上卷首4卷,共108卷.这在中国 108卷 史学史上,是编年体断代史中的巨著. 史学史上,是编年体断代史中的巨著.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因母丧在家守孝,他读过陈建写的《皇 年 ,谈迁因母丧在家守孝,他读过陈建写的《 天启元年 明通纪》 认为其见解肤浅,记载有错误. 明通纪》,认为其见解肤浅,记载有错误.他还读过诸家编年体 型史,觉得都有讹陋肤冗的毛病.又鉴于《明实录》多避讳失真, 型史,觉得都有讹陋肤冗的毛病.又鉴于《明实录》多避讳失真, 有的实录, 明大祖实录》几经删节,审改,以致是非混淆. 有的实录,如《明大祖实录》几经删节,审改,以致是非混淆. 因此,下决心重写一部明编年史. 因此,下决心重写一部明编年史. 此后,持续写作. 26年之不懈努力 六易其稿, 年之不懈努力, 此后,持续写作.积26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 500万字的巨著 国榷》 万字的巨著《 29岁写作时算起 此时已经是55 岁写作时算起, 55岁 500万字的巨著《国榷》.从29岁写作时算起,此时已经是55岁 的老者了. 的老者了. 岂料两年后,1647年 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 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 重写. 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 60岁的他 岁的他, 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 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 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 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 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 成后,署名"江左遗民" 以寄托亡国之痛, 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 巨作得以完成. 巨作得以完成.

50

所记上起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下迄 , 所记上起元文宗天历元年 明末弘光元年(1645),为318年的历史. 年的历史. 明末弘光元年 , 年的历史 该书主要取材于列朝实录和邸报, 该书主要取材于列朝实录和邸报,参考 诸家编年史等百余种著作,择善而从, 诸家编年史等百余种著作,择善而从, 又因当时书未刊行,清人未予窜改, 又因当时书未刊行,清人未予窜改,所 以史料价值较高.但文字过于简略. 以史料价值较高.但文字过于简略. 51

第十一讲 明清史学:经世与考据(上)(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