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明清史学:经世与考据(上)
录和《经世大典》. 元史》210卷 本纪47 47卷 58卷 列传97 97卷 《元史》210卷,本纪47卷,志58卷,列传97卷, 起铁木真称成吉思汗(1206), ),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 起铁木真称成吉思汗(1206),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 1368). 年(1368).
30
不足
芜杂缺略
– 准备工作不够,成书力求迅速 准备工作不够,
参修人员不懂蒙古文字,经常把地名,人名搞错. 参修人员不懂蒙古文字,经常把地名,人名搞错.如一人 两传: 两传: – 速不台 雪不台 速不台vs雪不台 – 完者都vs完者拔都 完者都 完者拔都 – 石抹也先vs石抹阿辛 石抹也先vs石抹阿辛
取材不广
– 明初的统治者对史馆所掌管的史料,如"实录"等,一直秘不示 明初的统治者对史馆所掌管的史料, 实录" 致使修《元史》 取材不广,范围太隘. 蒙古秘史》 人,致使修《元史》时,取材不广,范围太隘.《蒙古秘史》, 《圣武亲征录》等珍贵史料都没有采用. 圣武亲征录》等珍贵史料都没有采用.
格局受限
– 元朝疆域极广,所详仅限于明朝境内,西域史事也未涉及.因此 元朝疆域极广,所详仅限于明朝境内,西域史事也未涉及. 明代所修《元史》 很难称为全史. 说,明代所修《元史》,很难称为全史.
31
评价
但因它保存了许多元代史料,尤其是天文,历法,地 但因它保存了许多元代史料,尤其是天文,历法, 天文 河渠四志材料珍贵 整体上虽很缺略, 材料珍贵. 理,河渠四志材料珍贵.整体上虽很缺略,仍可供参 考. 评价: 评价: –钱大昕:"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 钱大昕: 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 钱大昕 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 盖史为传信之书, 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盖史为传信之书, 时日促迫,则考订必不审,有草创而无讨论,虽班, 时日促迫,则考订必不审,有草创而无讨论,虽班, 马难以见长,况宋,王词华之士, 马难以见长,况宋,王词华之士,征辟诸子皆起自 草泽,迂腐而不谙掌故者. 草泽,迂腐而不谙掌故者."(《十驾斋养新 元史》 录元史》)
32
2,私修史书兴盛 国史失职: (1)国史失职: 本朝史氏失职, "本朝史氏失职,以故野史甚多"(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私史》 《万历野获编私史》); 国史之失职, "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史乘考误》 《弇山堂别集史乘考误》); 钱谦益《 "国史未立而野史盛"(钱谦益《牧斋初学 制科二》 集制科二》);
33
(2)私修兴盛 谈迁: 谈迁:
–"实录外,野史家状,汗牛充栋,不胜数矣." "实录外,野史家状,汗牛充栋,不胜数矣. 国榷义例》 (《国榷义例》)
俞应益: 俞应益:
–"野史之繁,亦未有多于今日者矣."(《国 "野史之繁,亦未有多于今日者矣. 榷序》) 《明史艺文志史部》:"正史类"著录 明史艺文志史部》 正史类" 110部 通史" 38部 其余均为" 110部,属"通史"者38部,其余均为"明 杂史类"著录217 217部 史";"杂史类"著录217部,"纪前代 16部 其余均为纪明代事者. 事"16部,其余均为纪明代事者. 34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