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明清史学:经世与考据(上)
达七八千种, 22937卷 含目录, 60卷),装成11095册 装成11095 3.7亿字 亿字, 例60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仅目录就有几百卷之 多. – 编排依《洪武正韵》韵目,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藏, 编排依《洪武正韵》韵目,内容包括经, 释藏, 道经,天文,地理,医卜,戏剧,评话,工技, 道经,天文,地理,医卜,戏剧,评话,工技,农艺等各类 著作. 著作. – 《永乐大典》的撰成,在我国文化史上,确乎是一件了不起 永乐大典》的撰成,在我国文化史上, 的大事.在当时来说,确是我国文献的渊薮, 的大事.在当时来说,确是我国文献的渊薮,空前庞大的 百科全书" 元以前佚文,多赖之保存. "百科全书",元以前佚文,多赖之保存. 6
(4)纠心性命之学,忽视史学 纠心性命之学,
纠心性命之学: 纠心性命之学: –明薛瑄:"自考亭以还,斯道已大明,无烦 明薛瑄: 自考亭以还,斯道已大明, 明薛瑄 著作,直须躬行耳."(《明史薛瑄传》) 著作, 明史薛瑄传》 –明杨守陈:"学之本在道德,而功业,文 明杨守陈: 学之本在道德,而功业, 明杨守陈 艺无非末耳."(《杨文懿公集临海县学 艺无非末耳. 杨文懿公集 记》)
史学不受重视
–整个明代,官方始终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史工作. 整个明代,官方始终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史工作. 整个明代 –民间也缺乏应有的史学创造力. 民间也缺乏应有的史学创造力. 民间也缺乏应有的史学创造力
7
(5)强调正名分与辩正统
明代理学正统论的奠基者方孝孺(1357-1402): 明代理学正统论的奠基者方孝孺(1357-1402): 认为史学理论的首要问题为争正统论 反对以"一时"之强弱, 反对以"一时"之强弱,事功成败论史 主张以永恒的,至高的"大中至正之道" 主张以永恒的,至高的"大中至正之道","天 道"来评判历史
–正统之说, 何为而立邪 ? 苟以其全有天下 , 故以是名 正统之说,何为而立邪? 苟以其全有天下, 正统之说 加之, 则彼固有天下矣, 何必加以是名也…… 今将立 加之 , 则彼固有天下矣 , 何必加以是名也 ……今将立 …… 天下之大法,以为万世劝戒, 不能探其邪正逆顺之实, 天下之大法 , 以为万世劝戒 , 不能探其邪正逆顺之实 , 以是其是非, 而概以正统加诸有天下之人, 以是其是非 , 而概以正统加诸有天下之人 , 不亦长侥 幸者之恶, 而为圣君贤主之羞乎? ([明 方孝孺: 幸者之恶 , 而为圣君贤主之羞乎 ? ([ 明 ] 方孝孺 : 释统上》 程程敏政编《明文衡》 《释统上》,[明]程程敏政编《明文衡》)
8
正统和变统: 正统和变统:
– 天下有正统一,变统三.三代,正统也.如汉, 天下有正统 正统一 变统三.三代,正统也.如汉, 如唐,如宋,虽不敢几乎三代 三代, 如唐,如宋,虽不敢几乎三代,然其主皆有恤民 之心,则亦圣人之徒也.附之以正统, 之心,则亦圣人之徒也.附之以正统,亦孔子与 齐桓,仁管仲之意欤?奚为变统?取之不以正, 齐桓,仁管仲之意欤?奚为变统?取之不以正, 如晋,[南朝] ,[南朝 梁之君,使全有天下, 如晋,[南朝]宋,齐,梁之君,使全有天下, 亦不可为正矣.守之不以仁义,戕之不以正, 亦不可为正矣.守之不以仁义,戕之不以正,如 秦与隋,使传数百年,亦不可为正矣. 秦与隋,使传数百年,亦不可为正矣. – 夷狄与中国,女后而据天位,治如苻坚,才如 夷狄与中国,女后而据天位,治如苻坚, 武氏,亦不可继统矣. 武氏,亦不可继统矣. – 二统立,而劝戒之道明,侥幸者其有所惧乎? 二统立,而劝戒之道明,侥幸者其有所惧乎? 此非孔子之言也,盖窃取孔子之意也.([明 此非孔子之言也,盖窃取孔子之意也.([明] 方孝孺: 释统上》,[明 程程敏政编《 方孝孺:《释统上》,[明]程程敏政编《明文 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