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
F--目前病情危重评估和预后判断,(根据病情做出明确或模糊的判断)。 G--相关注意事项的记录:加强病情观察,如有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必要时可请专科会诊处理,注意加强医患沟通。很多余很模板化,但是你要有。
5.执行情况记录;已遵嘱执行。这个肯定不能少的,虽然就这几个字。 到此结束,双签名啦。
注意;如果是下级医师用了高档抗生素,呵呵,最好记载在这里,免得到时候因为抗生素越权使用被罚款啊。
病情评估和预后一定要是上级医师的意见,这牵涉到医患沟通时的统一口径。如果一个科室对同一个病人的病情和预后有一个统一的声音,那就可以减少很多隐患。
关于字数:没有注意,但是一般要写够20--30行,也就是一页到一页半病程记录纸。字大的同学可以偷偷懒啦。
形式和项目一般式这么多,具体内容可以让上级医师过目修改。
(十)
年月日.什么级别的医师查房记录
病历特点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
主诉
体征
辅助检查
诊断
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诊治意见
比较重要的是诊治意见,一般要写的比首程深刻,一般像我这样的低年资医生,.都是把上级对治疗的调整写上,顺便写上调整的依据,下步的检查治疗方案。另外就是抄教科书了,现在医院尤其是三甲经常查病志.所以形式主义还是很重要,所以把字数不能写的太少,教授查房和科主任查房要写的比主治医师多,以上是我的一点小见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十一)
也许所处的环境造成的,经常上级医师查房无话可说,甚至有的时候查房所说的东西有引起医疗纠纷的可能。这就产生了对上级查房记录如何润色问题了。我个人很赞同以上各位医生的说法,同时,在临床工作中也有着几个不怎么良好的习惯,在此与大家探讨。
1.本人中医出身,对中医的圆滑之道深表赞同。对于有因同行或者自身治疗思维的偏差,可能造成纠纷的,尽量使之成理,如不能,那就含糊吧。
2.对于某些个人考虑不合适,经和上级医师沟通无效后,上级医师坚持的,坚决及时完整记录(当然,也要婉转而略含糊〕,同时请上级医师及时签名。毕竟因此而出现问题,通常当替罪羊的是下级。保护自己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3.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病情变化,除了书面及口头通知患者家属外,个人习惯在病程记录结尾处写上:已将病情详细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家属表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