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企业三星
新和变革的动力。开头的“S”与结尾的“G”象征公司将组织内部与外部世界连成一体。由此
[8]表明,三星渴望与世界融为一体,并服务于整个人类社会。2003年,在世界著名品牌调查机
构InterBrand进行的年度品牌调查中,三星电子排名剧升,从第42位提升到了第34位,品牌价值由64亿美元增加到了83亿美元,成为全球品牌价值提升速度最快的公司。2004年《商,业周刊》根据InterBrand、摩根斯坦利公司等知名机构的评估,确定三星的品牌价值为12515
[9]亿美元,居全球最佳品牌第22位,其价值比德国品牌西门子高出50亿美元。
二、三星公司后来居上的奥秘
11“新经营”思想与转型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今天的三星集团及其成就,是同一个名叫李健熙的人密切相关的。1942年出生的李健熙,先后于1966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完成经济学学业,在美国乔治 华盛顿大学获得MBA学位。从美国归来后,先是进入东洋广播公司,后于1978年出任父亲拥有的三星物产株式会社的副会长。1987年三星创始人李秉喆去世后,李健熙接过了三星集团会长的大印。如果说李秉喆奠定了三星集团传统的厚实基础,那么李健熙给三星集团插上了飞向未来的现代化翅膀。
在李健熙1993年提出并竭力倡导的三星集团“新经营”思想中“,质量经营”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创始人李秉喆手中,三星集团是靠生产和经营价廉物美的大众消费品起家并立足于韩国市场的。如果把李秉喆的经营策略描述为“成本领先”导向型,那么李健熙的经营策略显然是追求“差异化”优势。李健熙发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三星集团“第二次创业”应该因循的方向———实现由产品的“量”到“质”的升华。李健熙清楚地意识到,三星集团产品的“质”必须由两个“利器”来保证———其一是持续不断的产品升级,其二是顾客服务的持续改进。“高端化”是目前媒体用来描述三星产品发展战略特点的一个常用术语。三星产品升级换代的定位,不是以自己本身的原有产品作为定位基准的,而是瞄准全球最强竞争对手的产品来考虑自己的定位的。美国《商业周刊》“年度设计奖”一向是欧美公司的天下,2003年却被三星包揽电器类金银铜五大奖项。自1998年邀请前IBM设计师TomHardy加盟以来,三星已经获得了该奖的17个奖项,居亚洲公司之最。2004年,三星公司又一举获得5项工业设计杰出奖(I2DEA),成为第一家所获奖项超越欧美竞争对手的亚洲公司。三星公司被认为是利用设计提
[10]高品牌价值和扩大市场份额的典范。
经过了60多年的不平凡历程,三星的事业已囊括电子、金融、重工业、化工和造船等领域。其中,金融部门包括保险业(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证券业、信用卡、消费信贷和投资信托等业务。三星的金融、保险、信用卡业务在韩国首屈一指。三星的投资领域目前看来似乎非常多元化,但三星已经考虑并着手淘汰没有发展前途的领域。三星集团领导人明确强调“:我们的事业重点在通讯和金融两大领域。”李健熙清晰地把三星集团的战略转型描绘为:成为21世纪名副其实的世界超一流企业,将电子、金融及服务业确定为核心业务,成长为引导信息时代的“数字企业”。曾有传说,一位三星主管在200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大胆说出2005年三星将超越索尼,成为亚洲最知名的世界品牌,索尼董事长出井伸之看到报道后非常生气,为此三星集团要人尹钟龙还专程飞到日本向他道歉。仅两年之后,三星似乎已不避讳公开谈这个目标,彷佛距离开香槟酒庆贺的日期已指日可待。事实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21“变革”理念的强化与竞合策略的运用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