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企业三星
目前,在三星电子的13名董事会成员中,有7人系外部董事,其中有3人为外籍非韩裔人
[12]士。这在一般日本、韩国大公司中是罕见的。在三星的高层管理岗位上有不少人来自海外。1990年,三星电子找来了在加州长大,毕业于哈佛MBA,拥有软件、电子产品、财务和营销背景的韩裔美国人金姆(EricKim),担任三星电子的全球销售总监。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三星电子各事业部分交给55家不同广告公司的业务,全部拿给知名的FCB公司策划,以统一三星电子形象。随后,他每年都列出大笔预算打广告,在2002年就撒下4亿美元,通过各种渠道把三星电子推到全世界消费者面前。三星认识到,自己迫切需要这种有见识、胆识和经营能力的经理人。自1997年以来,三星集中力量猎取在外国公司挑大梁的“天才级”人才。同时,在美国哈佛等全世界10大MBA院校毕业生中间加紧物色对象。目前每年选定10名,录用后让其加入三星的战略研究机构,专门规划公司长期发展方向。
41三星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拓展
三星集团把中国视作自己21世纪业务扩张的广阔天地。三星集团第二号人物尹钟龙,称“中国总部是三星在韩国以外的第二个总部”。三星集团在中国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中韩还没有建交的历史背景下,三星经香港从中国进口煤炭,这是韩国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与中国进行的第一笔贸易。自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三星电子于1992年8月在中国惠州投资建立了三星电子有限公司(SEHZ)。目前,三星集团在中国建立了26个生产企业,6个销售企业,3个研发机构及若干代表处、办事处、产品技术服务机构,拥有员工约415万人。截至2003年底,三星实现对华累计投资29亿余美元,2003年营业额达94亿美元。 三星电子作为三星集团的旗舰企业,迄今已经在中国设立了显示器、CDMA系统以及手机、打印机、传真机及家电等11家合资工厂,1个研发中心,3家销售公司和1个售后服务中心,员工人数达111万之多。三星电子以IT通信产品为主扩大其在华事业,并以高端产品为重点,在提高收益率的同时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其中显示器在华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CDMA手机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激光打印机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1997年尹钟龙执掌三星电子大权后不久,对在中国的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撤换了大部分主管,关闭了23个销售网点。三星不再推出其全部产品,而是精心选择一些高档产品,如豪华型洗衣机、香港明星陈慧琳作形象代言人的超薄笔记本电脑等,并且集中在大城市而不是在全中国铺开。三星集团在中国的原总管李亨道曾说“:三星必须做到跟国内企业的错位,不与低端竞争。”三星电子销售总监EricKim透露的“秘密”是,高价位的巧妙在于“创造一种高档次的形象,反过来又刺激销售”。最明显的是手机,2003~2004年跨国公司在华售价最高、口碑最好的手机当属三星的Anycall。三星电子的目标是在2005年将中国的销售额提高到140亿美元。
三、若干启示
11公司的成败与公司领袖的作风和作用密切相关
三星集团在最近10年的崛起,毫无疑问是与李健熙这位公司领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很多书斋里的学者总喜欢说“公司的制度是第一位的”,实际上三星集团的发展揭示了大公司成长的普遍规律———公司的转型和超常规发展,必定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袖人物来掌舵和推进。李健熙在韩国表现低调,平时在媒体上露面不多,尤其是较少与政要一起露面。但是,随机调查表明,李健熙是韩国大学生“最崇拜的CEO”。美国《新闻周刊》载文用“幕后帝王”一词来形容他,认为他在韩国经济界的地位可与韩国总统在政界的地位相媲美,可以说是韩国的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