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养老保险内容:由三大支柱 :(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的法规政策强制建立和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 企业和职工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劳动岗位并办理退休手续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退休职工支付基本养老保险金(也称“退休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②企业补充养老保: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③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6)、养老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1889年德国颁布了《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伤残和养老保险法》),标志着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诞生。P161
(7)、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基础理论有: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莫地利亚尼和布伦伯格提出)、隐含协议理论(马肯诺斯提出)、持久收入理论(弗里德曼提出)和世代交叠理论(阿蒙、萨缪尔森和戴蒙德等人创立)。(P167)
(8)、《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建立。《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企业必须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3%缴纳保险费,其中70%留在企业用于支付养老金;30%上缴全国总工会作为劳动保险总基金。(P354)
(9)、根据《劳动保险条例》建立起来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险制度,其有如下特点:部分统筹;现收现付;收入关联;待遇确定。
(10)、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的改革始于1984年,标志性文件时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初步确定了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即逐步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P175)
(11)、我国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模式的标志性文件是1995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p176)
(12)、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先后迈出了三大步:实行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3)、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97年,标志性文件时199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p176)
(14)、1999年,国务院颁发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对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范围做出了强制性规定,根据该条例,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失业单位及其职工。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p177)
(15)、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把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并规定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 基本养老计发办法发基本养老金。(p177)
(16)、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逐步做实个人账户,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划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17)、从总体上看,目前退休人员按月领取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18)、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p204
『智利』(p204):①、覆盖范围:除军人外其余的参加工作的都要加入;②、资金来源:建立个人储蓄账户,单位不缴。工资10%。③、享受条件:男65岁,女60岁,缴费20年。④、待遇水平:按个人账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