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12)

时间:2025-07-13   来源:未知    
字号: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纵向贯通的具体实践形式之二:与本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贯通。目前人文地理学教师的研究生讨论会、读书会全部对本科生开放。每学期平均有30%的本学院本科学生参与到人文地理学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中。本系5年来获得批准的学校本科创新基金项目多为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衍生项目,这与学生参与研究生的教学活动有密切联系。

2、野外课堂建设——面向社会的教学模式

人文地理学野外课堂建设采用了面向社会的教学模式。我们将之总结为“三个面向”。 第一,面向社会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先后与北京市规划委、北京城区十几个街道办事处、天津泰达集团、苏州新区管委会、苏州东山镇政府、上海浦东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建立了10-20年的合作关系。这些行政部门为野外实习提供了很好的接待条件。实习形成的三十余份报告成为实习地的社会经济建设的决策依据。

第二,面向国内兄弟院校。

目前与我们开展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合作的大专院校有华东师大(长达25年的合作)、天津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苏州大学、聊城大学、曲阜师大、枣庄师院、承德师专(见附件9)。此外还有其他校系学生自愿参加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

第三,面向国外大学。

目前已有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地理系(见附件9)、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城市规划系与我校进行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合作。2007年,香港浸会大学也计划与我校开展人文地理学的实习合作。

3、虚拟课堂建设——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

人文地理学虚拟课堂建设有两个部分:其一,已经建立起“人文地理虚拟野外实习网”,该网站是目前国内大学首创(见附件10)。其二,BLACKBOARD软件平台,开发了人文地理学教学课件。(课件简介见附件11)

在虚拟课堂上,多元的交流体现在三方面:师生间交流、学生间交流、本校与校外交流:目前虚拟课堂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师生交流的第一工具,学生交流学习交流的主要工具。外校师生通过网络进入不同开放级别的虚拟课堂资源,我校学生可以通过提供的链接访问其他社会网络资源。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网是全部公开的,课程网站是部分公开的。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老师先后收到大学教师、大学生,还有一些中学生、中学教师、学生家长对课程网站和野外实习网站的反馈,足以见虚拟课堂的影响范围超出了本校。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