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电》的单元梳理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复习、巩固电单元的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
能组装电路,能控制电路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回顾《电》这个单元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概念以及实际电路的连接和电路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实物电路的连接以及画简单电路图。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电池两节、电池盒两个、小灯泡1个、简易开关1个,导线若干;简单电路记录表、白纸一张、课堂练习记录表每人一张、课后练习每人一份。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发光二极管和纽扣电池导入
二、单元梳理
1、写出本单元的关键词
(1)过渡:同学们,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电的概念,你现在还记得多少?请你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到白纸上。
(2)学生记录,教师点拨。
(3)教师讲解,点评
(4)出示教师整理的关键词
2、大组PK:解答有关键词而来的问题
(1)过渡:同学对本单元的关键词都有印象了吗?我们要进行PK了。
(2)学生答题PK
3、动手做实验
(1)过渡:答题PK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实验的PK了!
(2)出示实验要求和内容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电路图展示、点评
4、个人练习
(1)过渡:接下来的任务要看每个同学自己的了!
(2)出示任务内容
(3)分发答题纸。
(4)收取试题
5、课外练习
(1)课外练习展示
(2)出示练习要求
(3)分发习题纸
6、课外探究—小小灯
(1)过渡:还记得我们刚上课时展示的小小灯吗?
(2)出示课后探究要求。
(3)分发探究材料
【板书设计】
电
组别项目1234PK
实验
个人
课外练习
总分
《沉和浮》的单元梳理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能解释本单元中各个沉浮实验的原因。
●能初步整理出物体沉浮的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
●回忆出沉浮单元中各个实验过程及现象。
●能基本重复操作沉浮单元中的各个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趣味性。
●尝试和同伴一起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并能接受别人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
【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生测试卷、单元实验分析单。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先进行测试卷
1、课前谈话及教师自我介绍。
2、出示课题:沉和浮单元复习
3、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分析单
4、学生汇报实验分析单。
5、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时出示实验录像或教师分析。
6、根据最终分析结果,教师板书知识点。
7、师生一起分析思考题,得出沉浮现象最终结论。
物体在比同体积重的液体中浮,物体在比同体积轻的液体中沉。
8、综合沉浮知识应用
9、三球问题出示。(同体积木球、铜球、铁球在水中浮力大小比较)
10、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示或降低难度。
11、师生一起分析思考,得出浮力大小的最终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12、梳理效果分析:学生完成测试卷
13、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物体 水 结果
1 杂乱 没有规律
2 同一材料 沉浮不变
3 大小一样 轻易浮,
4 轻重一样 大易浮,
5 重力 浮力 重 大 沉,浮 大 浮
6 沉的,浮的 排开的水量 和浮力有关
7 加盐、变重 浮力增加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了解生物圈”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样”该教学片段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一节中的一个重难点内容,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等概念,该片断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能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
2、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描述出食物链和食物网,并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生物,树立保护环境意识。
二、环节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
2、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手段、方法
1、使用多媒体辅助
2、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四、环节用时: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