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反思:用方程解决问题与用算术法解决问题相比,有什么特点?相同之处是什么?(用方程解决问题能使较复杂的思考过程变得简单)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分别用方程与算术法解答,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解答方法的基本思路及特点,体会两种思路的区别,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判断下面各题,哪些适合用算术方法解,哪些适合列方程解,为什么
①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底是12厘米,高多少厘米?
②在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中,六年级得一等奖的有56人,得二等奖的人数比一等奖的人数的2倍还多8人,得二等奖的有多少人?(如果知道二等奖的人数,求一等奖的人数用哪种方法合适?)
2.我是“精选细算“小英才
课本101页5-8题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智力冲浪
课本101页9-11题(这是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题目,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个未知数表示两个未知量。)
【设计意图】练习时,让学生思考用方程还是算术法解答,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感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
四、总结提升,知情共融。
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方程的有关知识,谁来说一说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合作探究,回顾复习旧知,关注了学生对旧知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教学中注意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在问题的分析、讨论、交流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的概念,掌握了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知识,并对这些概念进行了比较,并体会到了用方程和算术法解应用题的区别,提高了灵活选择解答应用题方法的能力,使学生交流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感受到了数学博大精深的魅力。
(胶南实验小学 龚素花)
《式与方程》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12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整理式与方程的知识体系,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体会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
2、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初步沟通算式、代数式、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方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方程及代数意识。
教学重点: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灵活的用方程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复习“式与方程”。看到这课题,你想到了哪些知识?(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用方程解决问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表示数。
① 1,2, 3, 4, 5, 6…… 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x
② 4,8,12,16,20,24…… 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4x
师:4x 与x有什么关系呢? 4x表示x的4倍
“2x+4”呢?“x÷2-4”呢?
小结:我们要弄懂含有字母式子的含义,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一个数,而这个数与这个字母有着一定关系。
2. 做一做。字母a来表示一个数,你能根据不同关系的表述分别写出另一个数吗?
一个数 另一个数
a 比a多2的数 a+2
比a少2的数 a-2
2个a相加是多少? 2a
2个a相乘是多少? a2
a的2倍 2a
a的一半 a÷2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2a与 a2有什么区别? 用字母表示数要注意什么?
三、复习方程与解方程
(1)如果黑板上的三个式子:“4x”“2x+4”“x÷2-4”的结果都是60,那么这些式子就都等于多少呢?
像这样的等式数学上叫做什么?(方程)
什么叫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学生独立练习解上述三个方程,完成后校对讲评。
四、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
1. 根据上述三个方程,编解决问题。
(1)根据4x=60,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①小明骑自行车4小时行了6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解:设平均每小时行了x千米。 4x=60
②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解:设它的边长为x厘米。4x=60
师: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2x+4=60, 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① 甲筐有苹果60千克, ,乙筐有苹果多少千克?
解:设乙筐有苹果x千克。 列出方程是:2x+4=60。
师:你能根据方程,补上相应的条件吗?(甲筐是乙筐的2倍还多4千克)
② 如果要列出x÷2-4=60的方程,可以把哪句话改一改?怎么改?
“甲筐是乙筐的2倍还多4千克” 改为“甲筐是乙筐的一半还少4千克”
师:刚刚补上的两个条件,正是在列方程时要用到的关键句,知道什么叫关键句吗?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找到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 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小明和小刚两家相距425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经过2.5分钟后能在途中相遇。小明每分钟走75米.小刚每分钟走多少米?(用方程解答)
(1)学生独立解答,指明板演,集体校对。
(2)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要做 …… 此处隐藏:15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