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守、窜、撞、桩、此、锄;会写5个生字:守、此、桩、肥、丢。
2、通过词语“忽然”、“窜”等体会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通过“白捡”、“从此”、“整天”等词语体会种田人期盼不劳而获的愚蠢行为。在品词读句中明白寓意。
3、借助讲故事形式,尝试复述课文,愿意把故事讲给同伴或家人听。
【教学重难点】
借助讲故事形式,尝试复述故事,并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朗读正音。
2、老师逐字板书课题,教学生字。
3、引导学生说题意。
二、读好故事,集中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分组出示字词(带拼音),读通长句。
①忽然 窜出来(读通句子:种田人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②撞 树桩(读通句子: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里的树桩上,死了。)
③又肥又大 乐滋滋(读通句子: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地走回家去。)
④从此 锄头(读通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3、分组朗读生字
4、书写生字:肥、桩、守(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书写,并记录下书写特别认真、美观,书写姿势端正的学生。)
三、学讲故事,明白寓意
(一)了解、讲述故事的起因,随机巩固生字词语“窜、撞、树桩”。
1、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谁能讲一讲。 (重点理解:窜 )
2、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事发之“巧”:一只野兔从树林里飞快地窜出来,刚好有棵树桩让她撞上,刚好撞死了,又被种田人看到,你觉得这一切发生得有点儿——(碰巧/奇怪/不可思议)
3、引导学生尝试复述故事的起因
屏幕提示词语:忽然 窜 撞 树桩(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复述。)
4、继续点拨:种田人仅仅是看到野兔窜出来,撞死在树桩上就马上有守株待兔的念头了吗?
学习句子:他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二)讲述守株待兔的过程和结果,随机巩固词语“从此、锄头”。
1、划找课文写农夫想法的句子,并尝试复述。
2、种田人这样想,又是怎样做的呢?
3、“从此”就是从哪一天以后?
4、理解“整天”:如果把“整天”一词去掉,句子的意思还一样吗?
(三)评价种田人的行为,明白寓意
1、小组内评价种田人的想法和做法。(协同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并记录讨论有序的小组)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播。
3、写话练习(情境中写字——此、丢)(协同老师巡视、指导、批阅学生的写话;指导小组学习,并记录优秀发言。)
我想劝劝从此以后丢下锄头的种田人。
我想对种田人说:你别再 ,赶快去 吧!
我想告诉种田人一个道理:
4、师总结寓意。
四、讲述故事,阅读推荐
1、尝试接龙复述整个故事。(分两个学习站,两位老师分别指导)
2、建议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3、阅读推荐:《中华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五、学情反馈,多元评价
协同老师走到进行整节课的课堂反馈。
目标预设:
1、会认本课六个生字,会写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难点:
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懂课题。
1、听说我们班同学特喜欢学寓言故事,是吗?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题目叫《守株待兔》。(出示课题,学习生字“守”)
2、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
(2)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
3、学习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守株待兔 撞死 树桩 锄头 窜出来 从此
(2)联系实际理解“树桩、锄头”
(3)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
学习句子,理解课题: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二、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1、种田的人等待野兔的结果是什么?
学习句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2、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3、学习句子:
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读懂什么。
(2)“丢掉了锄头”可以知道他没有到田里去劳动。
(3)具体理解“整天在树桩旁等着”这句话。(从早上、中午、傍晚三个方面来说)
(4)他在树桩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
想象说话:当别人 时,他在树桩旁傻等;
当别人 时,他在树桩旁傻等;
当别人 时,他在树桩旁傻等 …… 此处隐藏:131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