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

时间:2025-07-09   来源:未知    
字号: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向物理

(一)观点与原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联系社会

1.新课标理念: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应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2.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杜威认为当时学校的正规教育存在着一种危险,那就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原因就在于忽视教育的社会必要性,不顾教育与影响有意识的生活的一切人类群体的一致性,把教育和传授有关遥远的事物的知识,和通过语言符号即文字传递学问等同起来。作为生活的教育,是不能离开社会生活背景,教育需要把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作为儿童生长的背景,但又不能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无所作为。这要求作为生活的教育给予儿童一种经过教育本身改造了的社会生活情境。

教育即生活并不是在教育与生活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而是强调教育对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用,注重教育对生活的影响。教育是生活所必须的,人类生活若没有教育就要停止。在杜威看来,教育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传递经验,二是交流经验。社会团体中的个人经验是有限的,但社会团体的生活经验可以通过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在教材与课程的问题上,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这种教材所组成的学科课程。因此教材的源泉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活动所形成的直接经验,在课程中占中心位置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没有个人亲自尝试去获得的那种真正而有意义的经验也就没有学习。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